今天(12 月 19 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新闻《最忆是草海》,
黑颈鹤在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韩贤普摄(人民图片)
汽车刚驶进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滨海大道,草海就撞入眼帘。高原的深秋,中午的太阳依然火辣。这时,一位穿浅蓝碎花衬衣的中年妇女迎了上来:" 订住宿没有?我家客栈在草海边!"
观海客栈共三层楼,建在村子高处,大门左侧,一棚苕菊怒放枝头,花瓣洒满庭院。" 房间整洁。望得见山,看得到水!" 伙伴从三楼探出头来说道。
得知我们来自重庆,客栈老板娘喜上眉梢地说:" 重庆来避暑的特别多,人特别爽快。接待了你们,我就要扩建住宿了!"
她一边为我们准备晚餐,一边联系船老板。" 太阳落山前去看看海,很漂亮!" 她的神情中流露出自豪。
草海静谧、悠旷,湖汊里漂着几艘小木船,芦苇中,几只鸟儿直冲蓝天,飞向草海深处。船夫将我们的小船撑出水汊,我们随即被掷入浩渺的草海。" 现在还在边角上,草海大得很!" 见我们露出惊讶之色,船夫打开了话匣子," 以前水面还要宽得多,为了吃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量围湖造田,湖面小了,越冬的鸟儿越来越少,黑颈鹤更是难觅踪影。1992 年国家实施退田还湖,近十年来,政府又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家家都建起了小洋楼,开起了农家乐。"
不知不觉中,船已撑向草海深处。此时夕阳西沉,金光注入湖水,极目远眺,点点农舍掩映在树丛中,炊烟袅袅。头上不时飞过的鸟儿显得那么急切,是归途遥远,还是听到了小鸟嗷嗷待哺的呼唤?
从草海归来,一晃又一年。今天静坐家中,忆起了风情万种的草海,想起了客栈老板娘的邀约:" 冬天才是旺季,无数候鸟纷纷归来,黑颈鹤又多又漂亮!只要打个电话,床位给你们留着!" 疫情原因,今冬只得爽约,我深信明年的冬季一定会伫立在草海,凝视那一丛丛烂漫的苕菊,聆听余晖中划过的鸟鸣。
相关新闻: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