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12-20
“天琴一号”技术试验卫星通过国家航天局验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记者从中山大学了解到," 天琴一号 " 技术试验卫星已于近日通过国家航天局的验收,评定等次为 " 优秀 "。

" 项目依据民用航天科研工程各项管理办法开展研制工作,完成了各项研制内容。卫星在轨稳定运行 13 个月(超过 6 个月的设计寿命),圆满完成了六项关键技术验证任务,各项功能、性能技术指标达到或优于任务要求。" 国家航天局近日召开了项目验收会,给予了 " 天琴一号 " 技术试验卫星高度评价。

经验收专家组评审," 天琴一号 " 技术试验卫星在轨验证的高精度惯性传感技术、无拖曳控制技术、一体化粘接集成的空间激光干涉技术、卫星的高精度质心控制和测量技术及对核心载荷的高稳定度温度控制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内最好水平;连续可调的冷气微推进器噪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惯性传感核心指标较国内原有水平提高约 2 个量级;并获得全球重力场数据,这是我国首次使用国产自主卫星测得这一数据,为我国后续重力卫星的数据处理奠定了基础。

据介绍,除国家航天局外,天琴计划项目团队也得到了科技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广东省和珠海市等部门的持续支持,攻克空间惯性传感、星载激光干涉测量、超静超稳航天器平台等系列技术。" 天琴一号 " 技术试验卫星项目于 2018 年得到国家航天局批复立项,卫星由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等联合研制,于 2019 年 12 月 20 日成功发射入轨。

项目验收专家组组长、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吴伟仁院士说:" 天琴一号按要求完成了所有工作,在轨完成了相关的试验 190 余次,获取了大量的有参考价值的数据,达到了原来研制的指标要求,有些还优于研制要求。"

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主任周泽兵教授说 :" 天琴一号在国内率先提出了空间惯性基准体系的构建方法,攻克了六项精密测量技术,不仅实现了在轨集成验证,而且很多关键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中国空间站等重大型号任务,推动了我国超静超稳航天器平台等技术的发展。"

天琴计划是罗俊院士于 2014 年提出的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其地心轨道方案为国际空间引力波探测贡献了具有鲜明自主创新特色的 " 中国方案 "。

天琴计划按照 "0123" 技术路线图逐步推进。目前除了作为第 "1" 步的 " 天琴一号 " 技术试验卫星超出预期的完成科学任务,并首次自主测得全球重力场数据;作为第 "0" 步的地月激光测距项目也已经于 2019 年 11 月测到月球表面全部五个激光反射器的回波信号,由此使得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完成该试验的国家。天琴计划 " 沿途下蛋 " 的基础研究创新模式,已经生成了多项用于服务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的科学技术。

目前,作为天琴计划第 "2" 步的 " 天琴二号 " 技术试验卫星项目正在顺利推进,预计将于 2026 年初具备发射条件。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通讯员 李建平

相关标签

卫星 华中科技大学 航天器 院士 中山大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