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长春市举办了首届人才节(企业家节)颁奖典礼,不仅表彰奖励了卓越贡献企业家、优秀企业家、新生代优秀企业家、外埠优秀企业家,还提出打造‘长春人才创新港’、建设‘长春青年人才城’,让我看到了这座城市对人才的礼遇和个人发展的广阔前景。留在长春就业,是我的不二之选。" 吉林工商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张鹏,是今年留长就业创业的 10.38 万名大学生中的一员。
今年,在长高校应届毕业生达 15 万人,为充分做好高校毕业生留长就业创业工作,市人社局以推进 " 长春青年人才城 " 建设为契机,以实施 " 长春市百万大学生留长工程 " 为载体,充分发挥人才服务机构作用,促进 " 党政校企 " 四方联动,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推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逾 16 万个(次),实现大学生留长就业创业 10.38 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
前移留长服务端口 做强实训阵地建设
大学生毕业找工作,难点在哪儿?在吉林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孙艺菲看来,在长春找一份工作并不难,难就难在这个岗位能否让自己对未来充满期待。今年上半年,通过校招等渠道,孙艺菲投递了十几份简历,先后应聘过人资专员、行政专员、管培生等多个岗位,最终挑中了我市一家大学生实训基地——长春光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通过实训,让我有机会提前感受这家公司的良好氛围,公司也对我的能力比较认可。" 孙艺菲说,自己之所以如此顺利地找到心仪岗位,多亏了大四时参加了人社部门组织的实习实训," 为留长就业探清了前路 "。
今年以来,像孙艺菲这样通过实习实训,一出校门就顺利找到工作的应届高校毕业生不在少数。来自山东淄博、毕业于吉林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的张豪便是其中一位。此前,张豪利用暑期参加了人社部门组织的长春市大学生实训活动,有机会走进了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一个月的实训,如今,他已成功入职卫星结构研究室,在新的岗位上挥洒着青春与热情。" 这种实训非常直接高效,让我们与企业有了面对面、实打实‘双向奔赴’的机会。长春人社部门的这一举措,切实帮助了许多像我一样的外地大学生成功留长就业。" 张豪说。
据市人才服务局大学生人才服务专员史洋介绍,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建强人才留长阵地,在汽车、轨道交通、光电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中选拔优质企业,由企业提供实训岗位,再会同在长高校进行专业匹配。同时,我市挂牌认定了首批 20 家长春市大学生实训基地,并与 10 所高校进行同步签约,目前已为大学生群体提供各类实训岗位 712 个。" 通过前移大学生留长服务端口,大力组织实习实训,搭建起大学生提前了解企业、提高职业素养及企业精准选拔人才的平台,人岗匹配度非常高。‘学生满意就业、企业满意用人’,成了今年长春留住高校毕业生的一大亮点。" 史洋说。
加大岗位开发力度 为毕业生找准出路
长春新区持续开展 " 万名高校毕业生进新区行动 ";朝阳区依托微信和抖音平台开展 " 链接产业 就在朝阳 " 和直播带岗活动;经开区持续开展 " 智汇经开 " 信息推送和线下定期招聘会;汽开区组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 " 人才夜市 ";净月高新区在长春农博会举办期间开展高校毕业生专项招聘等活动;宽城区就相关政策和公共服务拍摄宣讲视频,并组织辖区用人单位举办高校毕业生专项招聘活动 …… 今年以来,面对创下新高的高校毕业生求职规模,我市打造了大学生人才服务 " 多点开花 " 的生动局面。
市人社局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今年市人社部门积极开展全天候 " 云端 " 招聘、区域特色招聘等活动,并持续加大岗位开发力度,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发高校毕业生岗位逾 16 万个(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宣讲活动近千场。
" 一汽集团面向全球招募应届高校毕业生 2400 人,目前,已招到 2200 人。作为国有企业,集团积极响应市里号召,大力开发适合于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技术、管理、建设等就业岗位,切实为人才提供就业机会。" 一汽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除了鼓励国有企业在招聘新进人员中应届高校毕业生比例不低于总数的 60%,我市还推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基层等政策性岗位开发向高校毕业生倾斜,全年累计开发政策性岗位 1.5 万个(次)。同时,创新建立产业紧缺人才编制池,5 年内将拿出 10000 个事业编制,重点用于服务我市 " 专精特新 " 企业。
此外,充分发挥位于安达街的长春人才市场品牌效应,市人社部门持续针对高校毕业生开展专场招聘活动,仅每周六固定举办的高校毕业生现场招聘会已达 48 场;举办 " 助企业,稳就业,求实效,促发展 "2022 年助力长春市 " 民营企业 " 招聘服务月,以及 " 民营企业招聘月 " 暨 " 专精特新 " 专场招聘会等现场招聘会 106 场,共接待用人单位 5532 家(次),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 2.23 万个(次),整体性就业岗位共计 8.06 万个(次)。
市人社部门充分利用长春人才网、微信平台、抖音等渠道,探寻 " 互联网 + 就业创业 " 全新服务模式,陆续开展长春市 " 助企抗疫,惠企引才 " 公益性网络招聘月、"2022 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 " 等线上招聘活动,并发动广大高校毕业生群体参与。据统计,各类线上活动共计接待招聘企业 1555 家(次),发布招聘岗位 7.07 万个(次),个人求职简历投递 4.81 万份,点击量 55.93 万次,微信订阅号关注量 2.66 万人,推送招聘信息 41 次,总阅读量达 10.3 万次。
域内域外招才引智 人才集聚效应凸显
" 我就是长春人!这些年,家乡发展越来越好,城市越来越有魅力,我有很多在家乡读大学的同学,不断向我发出‘回家’的‘邀请函’。通过这次招聘活动,更加坚定了我回长就业的决心。" 说这话的是武汉大学机械设计专业张同学,他已向通视光电、荣德光学、弘凯专用车制造 3 家长春企业投递了简历。
在武汉就读大学的张同学,是如何搭乘长春企业招聘 " 东风 " 的?
原来,今年为打通域外人才与长春企业对接的壁垒,市人才服务局组织我市 16 家重点 " 专精特新 " 企业远赴武汉,参加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域外校园巡回双选会,其间共发布招聘岗位 327 个,入场求职者达 4000 余人,投递简历 268 份,达成初步意向 162 人。
除组团赴外埠推介外,市人社局抢抓先机,积极开展 " 稳就业,促发展——长春市百万大学生留长工程 "2022 年域外引才校园双选会,首次尝试以网络直播的方式,面向东北、华北地区的 48 所高校开展线上引才活动。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共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 25614 个,直播带岗累计观看人数达 25 万人次,网站简历投递 1.1 万份,助力我市有计划、有目标地引进一批域外人才,并成功地激励了更多大学生回乡、来长就业创业。
域外招才成果颇丰,域内引智同样硕果飘香。
从今年 7 月份至今,市人社局启动长春市 " 专精特新 " 企业调研工作,制订 " 长春市重点产业秋季招聘计划 ",并以集中式巡回校招的方式,开启 2023 届高校毕业生 " 预订 " 模式。特别是在长高校恢复线下招聘的第一时间,市人才服务局即带队走进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高校,成功举办 " 长春市百万大学生留长工程 " 系列校园巡回双选会。本次系列巡回双选会共组织我市 " 专精特新 " 企业 100 余家,为 2023 届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包括电子工程师、研发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等在内的 3000 余个岗位,接收简历 1100 余份,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300 余人。" 长春人才市场 " 抖音号直播间还同步发布就业岗位 3000 余个,观看量达 1.8 万次。双选会中首次推出的《长春市大学生人才政策口袋书》,广受大学生群体欢迎。
从 2020 年至今,长春已连续 3 年创下高校毕业生来(留)长就业创业突破 10 万人的佳绩,有何秘诀?对此,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市人社局在原有工作基础上,把 " 百万大学生留长工程 4920 工作体系 " 中的 " 事业留人 " 作为集聚人才、推动就业的重要基础性、战略性工作,通过统筹整合 " 党政校企 " 多方资源力量、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多措并举激发毕业生就业创业活力等措施,打通了高校毕业生来(留)长求职就业、创业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如今,随着 10.38 万名大学生与优质岗位成功 " 牵手 ",使长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获得了宝贵的人才支撑。
来源:长春市人社局、长春日报
编辑:古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