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郑文静 张文颖)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近日,他的《纳博科夫诗集》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中文世界首度呈现 " 魔怪般的天才 / 幽灵般的回声 / 仍为我们振荡。"
纳博科夫首先是位诗人。
他对写诗的痴迷开始于十五岁的夏天,接下来的十年里,他写下几千首诗。第一部小说《玛丽》于 1926 年发表,纳博科夫跻身伟大的现代主义者之列,他彻底革新了小说,令其蕴满诗性。与此同时,他依然在写诗,虽然数量不如早期,但其趣味与个性足以弥补这一缺憾。这些诗与他的小说有同样的思想、主题,相得益彰。
1940 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韦尔斯利、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的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
1955 年,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并引发争议。
1977 年 7 月 2 日,纳博科夫病逝。
上海译文出版社此次推出的《纳博科夫诗集》收录了弗拉基米尔 · 纳博科夫的近百首诗作,跨越了他五十九年的诗歌创作生涯,为国内首次翻译出版,包括纳博科夫现存最早的作品《音乐》,容量堪比短篇小说的长诗《大学诗章》,以及由其子德米特里翻译的首次面世的新译。
本书由国际纳博科夫协会主席托马斯 · 卡善撰写长篇导言,他结合纳博科夫的生平的作品,详细分析了作者的诗风特征和创作历程,对理解纳博科夫的诗作大有裨益。诗集中收录的俄文诗由纳博科夫之子德米特里翻译成英文,德米特里是位杰出的译者,曾与其父合作翻译大量俄文小说。
纳博科夫一面在开拓文采如诗的小说,一边也在尝试将故事带入诗中。容量堪比短篇小说的长诗《大学诗章》讲述了诗人与一位姑娘的罗曼史,《俄罗斯诗歌的黄昏》记录了客座教授到在女子学院里的一场讲演。这些诗作别具一格,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创作理念。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