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吉林 2022-12-21
15个防治疫病的“食疗方”,值得收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冬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今年新冠病毒更在冬季来袭。不少人都想知道日常生活中最方便地预防疾病 " 食疗方 "。

12 月 19 日,广东省中医药局官网发布《广东省 2022 年冬季疫病高发期中医调养指引》,详细分享了 15 个防治疫病的 " 食疗方 " 以及 " 泡脚方 " 等,值得收藏!

一、食疗方

因新冠感染居家时,可根据不同症状,可用以下食疗方。

首先,自我查看舌头与临床主症分寒热。舌淡胖或有齿痕润泽,平素怕风怕冷,手足不温多为偏寒体质;口干口苦,目赤、手温舌红舌面干为偏热体质。

(一)发热

(1)偏寒体质食疗方

1. 姜枣陈皮散寒汤

组成:生姜 12 克(约 3-4 片)、红枣 2-3 个、广陈皮 5 克、北方葱白 3 段、洋葱 50 克、香菜 20 克。

用法:生姜切丝、陈皮切细丝、红枣去核、大葱切小段、洋葱切丝、香菜切段,把生姜、红枣、陈皮加水 500 毫升先煮 15 分钟,再加葱白,洋葱、香菜煮 5-10 分钟,少许盐,一次热汤饮尽,服后保温。

功效:疏风解表散寒。

2. 疏风解表茶

组成:白茶 3 克、带皮生姜 3 片、广陈皮 1 瓣、鲜柠檬 1-2 片。

用法:把白茶、生姜、陈皮煮 10 分钟,最后放入柠檬冲泡代茶热饮,必要时可以复煮一次续饮。

功效:疏风和胃解表。

3. 红糖生姜茶

组成:红糖 15-20 克、生姜 15 克、白茶 3 克。

用法:生姜切细,加入白茶、红糖,沸水冲泡,或共煮 10 分钟,趁热饮用。

功效:散寒解表。

4. 解表粥

组成:大米 50 克,带须鲜葱头(到葱白部分)7-8 根,生姜 5 片,陈醋适量。

用法:先将水煮开后加入大米、生姜煮 30 分钟,然后加入葱白,煮至米熟烂,最后加入陈醋 5-10 毫升搅匀,调味起锅,趁热服用。

功效:解表散寒,益气和中。

(2)偏热体质食疗方

1. 萝卜芹菜豆腐汤

组成:白萝卜 150 克,芹菜 50 克、香菜 30 克、豆腐半块、生姜 15 克、黄豆 30 克,胃口好可加瘦肉丝 50 克。

用法:把白萝卜、生姜、黄豆先共煮 45 分钟。再放入芹菜、香菜、豆腐、瘦肉丝煮 5 分钟,可热饮汤。

功效:疏散风热 降火通便。

(二)咽痛、口干

1. 蜜桔饮

组成:咸柑橘 1-2 粒,加新鲜柠檬汁少许,加少许蜂蜜。

用法:把咸柑橘捣碎,沸水泡后加入柠檬汁与蜂蜜分次饮用。

功效:清咽利嗓。

陆瑶 摄

2. 马蹄甘蔗饮

组成:马蹄 5 个、甘蔗 250 克、胡萝卜 300 克、生姜 3 片。

用法:马蹄、甘蔗、胡萝卜切块加适量水煮 30 分钟。

功效:生津润燥。

3. 果茶

组成:苹果、雪梨各 1 个,加入广陈皮少许,菊花 2-3 朵,生姜 1 片。

用法:把水果切开,加入其他食材,煮 20 分钟,可热饮用,也可适合儿童服用。

功效:清咽润喉。

4. 乌梅饮

组成:乌梅 1 个,甘草 3 克,鲜薄荷叶 2-3 片。

用法:泡开水饮用。

功效:利咽生津。

(三)咳嗽

1. 蒸橙子

组成:新鲜橙子 1 个。

用法:新鲜橙子在中上 1/4 处切下橙盖,偏寒体质加生姜 2 片,偏热体质加雪梨适量,盖上橙盖冷水上锅蒸 15 分钟,开盖后饮用橙汁,食用橙肉。

功效:止咳利咽。

2. 凉拌金紫葱

组成:新鲜金不换 5 克、新鲜紫苏叶 3 片、洋葱 50 克,姜蓉少许。

用法:洋葱切丝焯水、金不换与苏叶可切细,拌入姜蓉,加与适量盐、陈醋与麻油拌匀食用。

功效:祛风利咽醒胃。

(四)头身困重

1. 紫苏薄荷姜茶

组成:紫苏叶 3 克,薄荷叶 3 克,白茶 3 克,生姜 3 片,陈皮 1 瓣。

用法:所有材料加入开水,焗 5 分钟即可。

功效:解表除湿。

(五)鼻塞清涕

1. 洋葱汤

组成:鸡胸肉 200 克,香菜 30 克,北方葱白 1/2 根,洋葱丝,生姜少许。

用法:鸡胸肉、生姜加入清水煮 10 分钟,把鸡胸肉撕成丝状,再加入洋葱煮 3 分钟,下香菜、葱白调味即可。

功效:祛风散寒通窍。

(六)鼻干黄涕

1. 菊花马蹄羹

组成:鸡蛋 1 个,马蹄 250 克,红萝卜 100 克,食用菊花 3-5 朵,马蹄粉、冰糖适量。

用法:沸水中加入马蹄粒、红萝卜粒煮 10 分钟,再将马蹄粉加水调成淀粉浆样慢慢加入锅中搅匀,最后加入泡发好的菊花,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润燥生津。

(七)恶心食欲差

1. 肉末米粥

组成:瘦肉末 50 克,大米 50 克,生姜丝、紫苏丝、油盐少许。

用法:大米加水煮 30 分钟,把用油盐腌制过的瘦肉末,同姜丝、紫苏丝一起放入煮 2 分钟即可。

功效:健脾开胃止呕。

注意事项:

1. 对上述食材有过敏史者禁用,过敏体质慎用。

2. 上述食疗方仅用于大众人群作为预防调理食用,协助在早期有症状出现时合理配合饮食,当症状持续时,请及时就医,做进一步诊疗。

二、中药泡脚方

除了食疗方,还可以选用沐足、穴位按摩、刮痧、热敷等方法,缓解不适症状。

在疾病初起阶段,自觉恶寒、头疼、鼻塞或稍觉发热时,即可选用沐足法。

方法:取艾叶 30 克、连皮生姜 100 克,煮开 10 分钟,使水温降到(<40-43 ℃)左右,沐足浸泡 15 分钟或泡至前额后背微微出汗,然后盖好衣被静卧休息。

此方法可通阳解表,缓解不适症状。

注意事项:水温并非越热越好,请不要超过 45 ℃,防烫伤。饥饿时、饱食时均不宜沐足,药液应没过脚踝以上,沐足后可饮用适量温开水。

忌用人群:(1)肿瘤、心梗、严重高血压及精神疾病等严重疾病患者;(2)泡浴局部皮肤损伤者;(3)对药液过敏者不宜使用;(4)糖尿病足患者。

三、按压穴位方

对于阳气郁闭,引起的恶寒发热、咽喉肿痛等症状,下列穴位可使疏通经络,使阳气外达,缓解症状。

1. 少商穴

定位: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 0.1 寸。

方法:以指压点按穴位 5 分钟,双手交替,每日 2 次。注意按压力度,防止皮肤破损。有医疗资质的必要时可以点刺放血。

2. 商阳穴

定位: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 0.1 寸。

方法:以指压点按穴位 5 分钟,双手交替,每日 2 次。注意按压力度,防止皮肤破损。有医疗资质的必要时可以点刺放血。

3. 关冲穴

定位:在手无名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 0.1 寸。

按摩:以指压点按穴位 5 分钟,双手交替,每日 2 次。注意按压力度,防止皮肤破损。有医疗资质的必要时可以点刺放血。

4. 合谷穴

定位:在手背,第 1、2 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简易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分开,展露虎口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按摩:以拇指按揉、按压 5 分钟,双手交替,按压力度以感觉酸痛为宜,每日 2-3 次。

5. 丘墟穴

定位:在外踝前下缘,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中取穴。

按摩:以拇指按揉、按压 5 分钟,双手交替,按压力度以感觉酸痛为宜,每日 2-3 次。

来源:健康时报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流感 高发 新冠病毒 新冠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