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何洁 高达)12 月 20 日,海通太仓码头先导段正式开工建设,将通过搭建沿海、沿江 "T" 字型汽车滚装物流网络,融通长三角汽车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加快国产汽车品牌 " 产、运、销 " 一体化发展步伐,助力苏州打造汽车产业强市,打造长三角多式联运商品车物流中心,为中国汽车品牌出口海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海通太仓码头项目位于太仓港集装箱码头浮桥作业区,以东毗邻上海,以南毗邻疏港高速口,以西毗邻太仓港疏港铁路专用线。项目拥有陆域面积近 100 万平方米,岸线 708 米,预设计码头泊位 4 个,设计产能 130 万辆 / 年,工程建设投资超 20 亿元。据海通(太仓)汽车码头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建国介绍,作为上海海通国际和太仓港合资成立的集 " 生产服务型、消费服务型、中转服务型 " 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汽车滚装码头,海通太仓码头建成后将以 130 万辆吞吐能力,凭借江海河交汇区位优势及公、铁、水多式联运优势,成为长江最大的汽车滚装码头,与上海海通共同成为长三角商品车运输体系 " 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 ",进一步优化长三角汽车物流产业布局,助力汽车物流产业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汽车物流正处于复苏、繁荣、高成长阶段,汽车出口总量已超越德国跃居全球第二,新能源汽车出口稳居全球第一。作为国内工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苏州汽车产业年产值超 4200 亿元,机动车保有量突破 500 万辆,均位居全国前列。苏州汽车产业不仅是自身的支柱产业之一,也在国内汽车产业链条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优势突出、前景十分广阔。海通太仓码头应运而生,将为苏州腹地企业畅通整车进出大通道、服务整车进出大物流、支撑整车进出大贸易,构建港口和汽车产业共生、共荣、共赢的发展局面。
自 2019 年 11 月起,海通太仓码头汽车物流中心一期工程启动适应性试验,弥补了太仓港在汽车滚装运输行业的空白。3 年来,作为全国汽车滚装码头规划布局中的核心枢纽点,海通太仓码头依托股东方、太仓港在港航资源、物流技术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提升汽车内外贸业务协同发展服务能力和效率,已完成超过 46 万辆汽车吞吐量,其中 2022 年已超 30 万辆,同比增长 142.6%。
太仓港地处长江经济带与沿海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是构建沿江沿海、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汽车水运网络的关键节点。汽车产业是一座城市制造业软硬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港口软硬实力的重要标志。今年以来,太仓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 通道 + 枢纽 + 网络 " 建设,助力长三角腹地和长江沿线企业 " 走向深蓝 "。在做好传统的汽车滚装船运输的同时,太仓港加大港航战略合作力度,创新开发 " 框架运输商品车 " 服务模式,全力保航次、保运力,为汽车生产企业提供稳定的月班和定制化服务。自今年 8 月份推出该模式以来,已为 13 家国产汽车品牌企业提供 25 艘次 " 商品车端到端 " 出海服务,出口 2 万余辆整车。目前,从太仓港滚装出口航线以欧洲、南美、东南亚为主,主要出口国家包括法国、意大利、英国、比利时、巴西、秘鲁、厄瓜多尔、智利、沙特阿拉伯、韩国等,国产汽车出口正从以拉美、亚洲、非洲为主,逐渐转变为面向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等高端市场。
太仓港口管委会口岸办主任束晨辉表示,接下来,太仓港将进一步深化 " 以港强市、以市兴港 " 战略,加快从 " 物流港 " 向 " 物贸港 " 转化,依托内外贸全品类汽车码头、疏港铁路支线等集疏运优势,深度融合腹地优质资源,打造长三角多式联运商品车物流中心,助力苏州打造汽车产业强市,为汽车生产企业提供海运、仓储、集港、分拨配送一条龙的整车全程物流服务,充分实现区域资源效益最大化,进一步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助力腹地车企出海更有 " 底气 ",推动国产汽车加快拓展海外市场。
(太仓港供图 编辑 谢静姝)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