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刘真
周日下午一点半,家住紫御府小区的郑丁捷拿上自己的球鞋,来到小区附近苑西街与大谈路交口的足球场,几个球友已在这里等候多时——一场午后的足球赛即将开始。
" 这座球场刚开放不久,把我们这些住在附近的球迷高兴坏了," 球友王晖一边换鞋一边对记者说," 趁着世界杯的热度,你看虽然是冬天,来踢球的人也不少。" 记者看到,这里不仅有一个七人制足球场,还有一个标准篮球场、两个三人制篮球场,以及乒乓球场、羽毛球场各一片。这些场地都是今年 10 月底建设完毕并向社会开放的,舒适的软塑地板、颜色鲜艳的球架,崭新的球台 …… 虽然是天气寒冷的冬季,仍有许多人前来锻炼,场内不时传来呼喊声与笑声,运动的激情洋溢在冬日的午后。
民生实事回应群众呼声
即将过去的 2022 年,许多市民都与这些球友们有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身边的体育场地变多了,打球、运动都不用再为找场地犯愁。这些市民身边的体育场,就是我市利用拆违腾退地、街头路旁空闲地等,建设 200 个以上球类运动场地收获的成果,到 10 月 31 日,由市体育局牵头的 209 块球类运动场地全部竣工并向社会开放,这件被写入 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惠民工程,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在集中建设球类运动场地之前,我市公共体育设施供给存在较为明显的短板,通过一组数据,就能看出广大市民对体育场地的需求是多么迫切。2021 年,全市主城区及周边区县的 69 个公园广场,配有体育运动场地的不足 20 个,几张乒乓球台和几件健身器材,就是一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单一,器械老旧,满足不了人们多元化的健身需求,群众对建设球类场地的呼声很高。
2021 年,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还空间于城市、还绿地于人民、还公共配套服务于社会,同时我市开展了专项整治私搭乱建、违章建筑行动。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我市将利用拆违腾退地、街头路旁空闲地等,见缝插针建设 200 个以上球类运动场地,列为 2022 年全市 10 件民生实事之一。
全力以赴打造精品工程
有了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我市公共体育事业掀开了新的篇章。市体育局深入贯彻 " 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把我们的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艺术品去精雕细琢 " 的相关指示,以高品质完成民生工程任务为抓手,克服因循守旧和路径依赖,以骨干力量组建场地建设工作专班,并协调财政、园林、土地规划等市直部门和各区县政府,在拆违腾退、城市广场、公园绿地等千方百计寻找适合的场地。209 个球场涉及 95 个地块,从先期实地勘察,再到设计、施工,工作专班把办公场所直接搬到施工现场,从隆冬干到酷暑,收获了金秋的累累硕果。
此外,市体育局由领导带头,积极对接省体育局、省发改委,寻求政策和资金支持,争取到省体育局支持省会高质量发展资金 3000 万元,为工作高效率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崭新场地激发城市活力
一座城市在不到一年时间里高水平建设超过 200 块球类场地,在全国尚属首例。这些球类场地中,篮球场地板采购自国际篮联指定供应商,灯光对标奥运会三人制篮球的照明标准,足球场铺设新一代环保耐磨人工草坪 …… 一个个亮丽的球场,筑牢了民生 " 里子 ",提升了城市 " 温度 ",我市打赢了一场实实在在的攻坚硬仗,圆满完成一件让广大市民拍手称赞的惠民实事。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已全部开放的 209 个球类运动场地中,利用拆违腾退地建设 63 个,利用街头空闲地建设 91 个,建在公园、社区内 55 个,所有场地均合理利用存量零散土地建设,没有额外增加土地供给。这些球场激活群众健身热情的同时,营造出优美丰富的城市绿色空间,极大提升了省会的景观风貌。
城市处处有运动场,让广大市民能更方便地参与体育锻炼,使整个城市 " 动 " 起来,是城市活力最直观的展现。市体育局负责同志介绍,209 个球类场地开放后,得到了各界的热烈反响。全市体育系统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谋划布局体育场馆和场地建设,方便大众就近、就便体育锻炼,满足群众健身多样化、多层次需求,提升广大市民幸福感,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贡献体育力量。
编辑:华绚
责编:宁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