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我家破旧的老屋经修缮已变为舒适的新房,我代表一家老幼感谢息烽县温泉镇人民政府和融媒问政平台的帮助!"12 月 19 日,息烽县光荣村村民张堂文向贵阳市融媒问政平台发来一封感谢信。
时间回溯到 2021 年 7 月,在外务工多年的张堂文带着家眷返回老家息烽县光荣村。彼时,他家老宅木质房梁、墙体年久老化,屋顶瓦片也残缺不全,不蔽风雨的老屋已无法住人。" 我家老屋是 1976 年修的,已经岌岌可危了。"2021 年 10 月 1 日,张堂文按要求向村委会提交危房改造建房申请。但经相关单位初审,老宅的地理位置处于基本农田保护区红线内," 这个‘红线’内不能建房,我听到这个消息感到十分无助,老宅子咋就成了‘农田’?老宅是否可以重建?一家老小住哪里好?" 张堂文试着向融媒问政平台咨询求助。
张堂文的老房子。
经平台转办,2021 年 10 月 9 日,息烽县温泉镇人民政府得知了张堂文的情况,随即协调组织温泉镇镇农业服务中心、温泉镇国土资源管理所、温泉镇村镇建设服务中心等部门进行现场勘查。
" 要让老百姓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多部门工作人员耗时一个多月,走访村民及光荣村村委会,并翻找大量历史资料,终于有了定论——张堂文的旧房建于 20 世纪 70 年代,并拥有宅基地证书,而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因此,旧房虽被划为基本农田范围,但仍可按照原址原面积 57.53 平方米办理审批手续。2021 年 11 月 12 日,张堂文高兴地接过温泉镇人民政府批准的文件,立即着手重建老宅。
张堂文的新房已改建完成。
2022 年 12 月初,张堂文一家六口搬进了敞亮的两层砖混结构新房。心里美滋滋、暖洋洋的他,想要对那些为他奔忙的工作人员道声谢:" 很感谢温泉镇人民政府和各部门的工作人员,重视我一个普通村民的住房问题。为了查证,大家前前后后费了不少心血,办理房屋改建流程的效率也很高。能为家人建一处遮风挡雨的居所,多亏了他们帮忙。"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高晨畅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