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花宇 文 / 摄)" 倪家伯,空调厂要修路,大家都能理解,但这个流转费用还能不能再提一些,毕竟有三十多户人家呢 ……"12 月 22 日一大早,南通启东市海复镇庙基村 14 组村民组长宋汉香,找到了该村第一网格网格员倪伯苍,希望他能帮忙协调村里空调厂修路的问题。今年 6 月,新落户的空调厂打算扩建入厂道路,但土地流转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倪伯苍主动接下调解任务,逐一上门,做通三十多户村民的思想工作。在倪伯苍耐心调解下,12 月底,双方就土地流转费用达成初步一致。
△倪伯苍在调解中 启东市海复镇供图
这只是倪伯苍十余年来化解矛盾的一个缩影。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今年 74 岁的倪伯苍,一人身兼网格员、宣传员、调解员等多项工作职责。他每天到网格中入户走访,调处纠纷、帮扶群众。只要有需要,他随叫随到。自 2008 年以来,累计成功调解矛盾纠纷 1000 余件。除此之外,倪伯苍还将每天的工作写成日记。十余年来,他已手写 43 本近 100 万字民情日记。近日,倪伯苍被授予江苏 " 最美法治人物 " 称号。
△倪伯苍的民情日记
翻开倪伯苍的民情日记,现代快报记者看到,上面记录得密密麻麻,但字迹非常端正。这其中有调解案例、村民需求、活动策划,还有涉及时事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学习笔记。" 我相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从 2008 年做村民组长开始,白天收集民情民意、解决矛盾纠纷。晚上就把当日的走访情况、发现的问题以及想到如何解决的方法给记下来,做到心中有数。" 倪伯苍说,民情日记里还记录着经验做法,方便以后遇到类似情况作为参考,为老百姓办事提供依据。
2012 年,启东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倪伯苍主动申请,成为了首批网格员。同时,他还被海复镇综治委聘为庙基村社区矛盾调解员。他所在的庙基村第一网格是镇郊结合部,有学校、银行及 8 个村民小组,人员流动性大。对此,倪伯苍每天都奔波在乡间小路、田间地头,为村民们化解矛盾纠纷。
△倪伯苍在向村民普法 启东市海复镇供图
在多年的网格工作中,倪伯苍发现,很多村民产生矛盾的症结,在于处理问题的方法欠妥和法律意识淡薄。" 要化解好社会矛盾,必须要拿起法律这件武器,依法化解各类社会矛盾,能够使矛盾化解得比较顺畅,化解矛盾以后也不会反复。" 倪伯苍因此萌生了建设一个网格板 " 平安法制护航站 " 的想法。2017 年 5 月,倪伯苍在自家小院里建起了南通第一个网格版 " 平安法治护航站 "。
△倪伯苍家中的图书墙
走进倪伯苍家中的 " 平安法治护航站 ",现代快报记者看到,不大的小屋内摆放了一整面墙的书籍,除了名家经典外,还有很多法律文献。这里不仅是倪伯苍生活的家,也是村民们的公共活动中心。法官会来说法,村民来这里学法。邻里间若有矛盾,可以来这里,把心中的 " 小诉求 " 聊出来、把 " 小疙瘩 " 解开来。" 很多村民在调解过程中,遇到不懂的法律问题,直接就从书架上找到对应的法律文献,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倪伯苍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里已先后开展理论宣讲活动 200 余场,受教育村民超 2 万人次。
" 倪老的威望很高,除了村里的村民会找他调解问题外,还有周边村镇的村民,跑了几十公里来找他调解问题。本来只是希望他能提提建议,没想到在他的帮助下,问题一来二去也就解决了。" 启东市海复镇庙基村党总支书记董侃宇表示,作为一名网格员,倪伯苍生活中只是平凡的小事。" 最让我们感动的,就是倪老把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坚持下来做到了极致,铸就了不凡,也温暖了人心。让我们村干部也意识到,在平时工作中,遇到困难要像倪家伯一样想办法克服,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董侃宇说。
(编辑 陈海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