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12-27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实施近一个月 带来哪些变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侧重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强调多部门协作齐抓共管;已构建起 " 事前—事中—事后 " 的闭环防控治理体系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的手段层出不穷,老百姓的财产安全时刻受到威胁。今年 12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以下称 "《反电诈法》")正式施行,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

近期,新快报记者寻找了一系列相关案例,并对话法官、律师,共同探讨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构筑反诈防线,守护好个人的信息,保证个人财产安全。

■民警在广西柳州 " 雷锋街市 " 给市民讲解反电信诈骗知识。新华社发

案例 1

假意发展 " 黄昏恋 " 骗老人转账 170 万

根据今年 11 月 30 日广东法院发布的数据,2022 年 1 月至 10 月,广东全省法院共审结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案件 3587 件,其中涉电信网络诈骗 927 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超 1.3 亿元。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赵丹法官表示,如今电信网络诈骗呈现出诈骗手段翻新速度快、频率高的特点。此前,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的一批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中,就有一则老年人婚恋骗局:高某某冒充北京同仁堂老教授与 77 岁老人通过电话和微信发展恋爱关系。其后高某某谎称自己儿子在美国与人打架需要卖房筹钱聘请律师,借此向老人家借款 170 万元。结果,老人家将该笔款项转入银行卡,并将该银行卡邮寄给高某某。高某某伙同他人通过刷卡套现的方式取出现金合计 1525744 元。

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高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判处高某某有期徒刑十一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三万元。

" 诈骗手段从以前简单的群发短信,发展到如今使用网上的任意显号软件。从最原始的中奖诈骗发展到现今的绑架、勒索、贷款诈骗,甚至会冒充客服、熟人、公检法机关、网友、投资人员等。" 赵丹表示,与此同时,诈骗者会针对全职妈妈、老年人等特定人群,或针对中小餐饮店这样的行业进行量身定制。

案例 2

跨国跨境内外勾结作案 以恋爱交友来诱骗钱财

更可怕的是,如今的电信诈骗形式呈现出集团化、跨国跨境犯罪的特点。赵丹表示,不法分子在境内发布虚假信息骗境外的人,也有的不法分子到境外发短信、打电话骗境内的人,还有境内外勾结连锁作案的情况,比如使用境外电话诈骗成功后,境内人员马上转移、取走赃款。

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的陈某某等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中," 韩西 "、刘某某就在缅甸掸邦第四特区某酒店设立 " 神洲公司 ",纠集、雇佣陈某某、叶某、汪某某等人。经过统一培训,他们虚构身份假扮长相出众、善解人意的完美恋爱对象,通过各大交友网站和聊天工具添加不特定的中国境内公民为好友,以谈恋爱、交友为名与之聊天。在骗取信任后,向被害人发送诈骗平台 " 指旺财富 " 的二维码,以理财、博彩为名诱骗被害人扫码进入该平台并不断投入资金,通过控制平台将被害人投入资金占为己有。

上述人员内部实施 " 公司化管理 ",形成了一个管理严格、全部成员紧密合作、相互帮助配合的大型电信诈骗集团。其中,陈某某担任涉案公司主管、总监负责全面管理工作,叶某担任技术主管、一组组长,负责网络及技术指导管理工作,汪某某担任培训师负责业务人员培训工作。通过上述方式,该犯罪集团共骗取 11 名被害人共计人民币 1716720 元。

对于这种集团化,并涉及跨国跨境电信诈骗的情况,赵丹认为:" 犯罪团伙内部组织越来越严密,采取企业化的运作,分工细致,下一道犯罪环节不知道上一道犯罪环节的情况,给公安机关的打击带来很大的困难。"

案例 3

出售出借电话卡要当心 稍有不慎就会涉及犯罪

在电信诈骗案件中,不少人为了牟取蝇头小利,向诈骗分子出售、出借电话卡和银行卡,此举已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下称 " 帮信罪 ")。

" 帮信罪 " 是指自然人或者单位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而依然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信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买卖银行卡、电话卡,发送小广告推广引流等。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 2022 年上半年办案数据,检察机关起诉涉嫌帮信犯罪案件上涨较快,目前已成为各类刑事犯罪中起诉人数排名第 3 位的罪名。2022 年上半年检察机关已起诉帮信犯罪 6.4 万人。

赵丹曾经审理过一则利用未成年人进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案件:李某某为获取非法利益,找人实名申办电话卡,并以 140 元一张的价格转卖给龙某某,将所办电话卡供不明人员使用,帮助他人逃避监管。接下来,李某某在荔湾区某地通过电话联系陈某某,让其介绍 16 岁至 18 岁的学生实名申办电话卡并承诺给予好处。

之后,李某某带领陈某某介绍的五名学生到营业厅实名注册开卡,两次共办理 22 张电话卡,并把 22 张电话卡交给同案人龙某某。上述电话卡提供给诈骗团伙进行诈骗,为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提供通信帮助。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李某某明知道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通信帮助,情节严重,其行为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李某某有期徒刑九个月,并处罚金三千元,没收作案工具。

赵丹表示,非法出售、提供电话卡,为犯罪分子提供通信帮助,是助长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猖獗的重要因素。在该案中,李某某的 " 帮信 " 行为为犯罪分子提供了通信帮助,犯罪分子在实施诈骗的过程中使用了李某某所提供的电话卡。" 由于这些电话卡都是属于实名注册的,在拨打被害人电话的时候不会被自动识别为诈骗电话,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诈骗成功率。" 赵丹说。

《反电诈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物联网卡、电信线路、短信端口、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互联网账号等,不得提供实名核验帮助;不得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虚构代理关系开立上述卡、账户、账号等。

如犯罪嫌疑人找各种理由辩解," 帮信罪 " 又该如何认定?赵丹谈到,对于涉嫌犯罪的被告人,人民法院需要按照案件的具体情况去判断其是否构成犯罪。对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是否有犯罪故意,人民法院会结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认知能力,如其受教育的程度、其生活的环境,既往经历,行为次数和手段来进行判断。

另外,人民法院也会结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实施者之间的关系,是否曾因电信网络诈骗受过处罚,是否故意规避调查等主客观因素来综合认定其是否构成 " 帮信罪 "。

■广州市黄埔区大沙街开展 " 敬老助老,反诈防骗 " 宣传。(资料图)

《反电诈法》侧重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强调多部门协作齐抓共管

构建闭环防控治理体系 综合治理电信网络诈骗

《反电诈法》的实施是当前反电信网络诈骗严峻形势的必然要求," 电信诈骗犯罪已经成为发案最高、损失最大、群众反响最强烈的突出犯罪。" 赵丹表示,这是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实践的迫切需要,为从源头预防,快速、准确打击犯罪和综合长效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北京浩天(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万隆看来,《反电诈法》侧重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强调多部门协作齐抓共管,以立法的方式,为打击遏制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构建了 " 事前—事中—事后 " 的闭环防控治理体系。

张万隆表示,《反电诈法》对惩治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人员方面形成了多方位、大力度的处罚方式。" 首先,通过限制出境等手段对境外电信网络诈骗进行了针对性打击。其次,对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和关联犯罪的人员,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记入信用记录,并规定了有关惩戒措施。对尚不构成犯罪的,规定了专门的行政处罚,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和拘留;还规定了从事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人员,除依法承担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外,造成他人损害的,还要承担民事责任。" 张万隆说。

张万隆认为,《反电诈法》的实施使得打击犯罪工作形成多部门联合、全领域负责的态势,对金融机构、互联网服务、电信业务经营者也提出新的规范要求,检察机关可就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提起公益诉讼,"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强受害者维权的信心 "。

■广州天河警方成功阻断了一场冒充 " 公检法 " 电信骗局,帮助事主避免了 150 万元的财产损失。 ( 资料图)

小心 " 明星粉丝群 " 诈骗

法官建议,不轻信来历不明电话,不点击任何可疑链接

如今,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赵丹介绍,针对老人、未成年人的诈骗形式就有冒充熟人、公检法诈骗,比如谎称老人的女婿嫖娼被抓,需要给保证金不然就要坐牢等方式骗取老人的钱财。

针对未成年人的诈骗则有以加入 " 明星粉丝群 " 为诱饵,声称完成任务可领取礼品或明星签名,诱导未成年人进行转账或者刷单。

还有类似宣传免费赠送游戏装备,再通过 " 激活费 "" 认证费 "" 验证费 " 骗取未成年人钱财。或者已检测到是未成年玩家,需要用家长手机进行安全领取,否则将对家长进行拘留、罚款为由,威胁并诱导未成年人使用家长的手机支付,导致钱财损失。

赵丹提醒大家,诈骗分子无论如何花言巧语,如何翻新诈骗手法,最后都要落到一个点上,就是要钱。在此要提醒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千万不要轻信那种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QQ 好友信息,不要轻易透露自己或者家人的身份和银行卡的信息。如果有疑问,要及时打电话或当面向家人询问,或者求助于公安机关。

张万隆建议,不点击可疑链接,不扫描非正规渠道获取的二维码,谨防钓鱼陷阱。绝不出租、出售电话卡和银行卡,切莫因贪图小利,而损害自身更大的利益。要加强账户安全管理,在密码设置等方面多加注意,在付款前多加核实。

■江门警方侦破网上炒股提现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资料图)

" 应重视源头预防,实现标本兼治 "

专家建议企业健全内控制度,帮用户提升反诈意识

如今,如何进一步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的发生,仍然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 这一罪行不能仅立足于事后打击惩治,更应重视源头预防,才能实现标本兼治的效果。" 赵丹表示,还需进一步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的普法宣传,需增强老年人、青少年等特定群体的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同样,因诈骗的特点,还需进一步加强国际执法司法合作,深度打击遏制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活动。

《反电诈法》第三十条也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在有关业务活动中对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作出提示,对本领域新出现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及时向用户作出提醒,对非法买卖、出租、出借本人有关卡、账户、账号等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的法律责任作出警示。

张万隆呼吁,电信、互联网、银行等机构和单位,要发挥好 " 反诈看门人 " 的作用,要健全反电信网络诈骗的内控制度,完善平台服务,帮助用户提升反诈意识。

张万隆建议,针对电信网络诈骗发生的信息链、资金链、技术,需要各平台联手,加强与公安机关等执法部门联动配合,唯此才能实现精准防治,为社会治理贡献平台力量,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广州市黄埔警方及时上门劝阻,成功为 2 名正在遭遇涉疫电信诈骗的群众挽回损失 228 万元。 ( 资料图)

数字

3587

2022 年 1 月至 10 月,广东全省法院共审结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案件 3587 件,其中涉电信网络诈骗 927 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超 1.3 亿元。

6.4 万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 2022 年上半年办案数据,检察机关起诉涉嫌帮信犯罪的案件上涨较快。目前已成为各类刑事犯罪中起诉人数排名第三位的罪名。2022 年上半年检察机关已起诉帮信犯罪 6.4 万人。

■统筹:新快报记者 高京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杨喜茵 通讯员 梁斯睿

审发:黄越尧 编辑:曾贵真

相关标签

黄昏恋 电信网络诈骗 广东 美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