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品 " 失速 ",业绩 " 变脸 ",均瑶健康 ( 15.04 -2.21%,诊股 ) 高调宣布进军矿泉水领域的均瑶健康开始设立矿泉水公司,收购相关资产扩大规模。
" 乳酸菌第一股 " 均瑶健康(605388.SH)跨界做水并不容易。
近日,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显示,湖北均瑶恩赐天然矿泉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均瑶恩赐 ")生产的 2 个批次饮用天然矿泉水溴酸盐检测值超标。
鳌头财经注意到,均瑶健康核心产品乳酸菌饮品尤其是大单品 " 味动力 "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品牌辨识度不高的情况下,增长遭遇天花板,连带公司整体业绩增收不增利。2022 年前三季度,均瑶健康的乳酸菌饮料收入继续下降 13.96% 至 5.16 亿元。
" 思想没有界限才能去做很多事 ",均瑶集团总裁、均瑶健康董事长王均豪一直把创新当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创新的驱动下,王均豪不甘只做乳酸菌饮料,频繁跨界,进军矿泉水、益生菌、白酒、玻尿酸等业务,什么概念火就做什么,一度被质疑 " 蹭 " 概念。
主业难守副业难富,这些王均豪倾心打造的业务并未如愿成为新的增长点,营收占比很小,有的甚至陷入亏损拖累了公司的整体业绩。
2021 年,均瑶健康旗下上海均瑶天然矿泉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均瑶)以及均瑶恩赐均是亏损。今年上半年,上海均瑶扭亏为盈,净利润为 22.65 万元,湖北均瑶恩赐亏损 246.67 万元。
整体来看,2019 年至 2021 年,均瑶健康的净利润分别为 2.95 亿元、2.14 亿元、1.47 亿元。2022 年前三季度,均瑶健康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 45.21%。
大单品 " 失速 " 增收不增利
均瑶健康是均瑶集团旗下食品上市公司之一,成立于 1994 年,是国内最早生产与销售常温乳酸菌饮品的品牌企业之一,2011 年,均瑶推出 " 味动力 " 系列新品,战略进入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由此带来业绩快速增长,2020 年上市后被称作 " 乳酸菌第一股 "。
大单品 " 味动力 " 是公司营收的主要来源,2019-2021 年度,乳酸菌饮品分别给均瑶健康带来了 11.88 亿元、7.70 亿元及 7.54 亿元收入,占比总营收的 95.37%、90.43%、82.58%。
虽然乳酸菌系列饮料收入占比超过八成,但成长已经失速。2020 年、2021 年营收分别减少 35.16%、2.09%。2022 年三季报,乳酸菌饮品收入降至 5.16 亿元,同比再滑 13.96%。
此外,2020 年上市后,虽然均瑶健康的收入还在增长,但净利润连续大幅下滑。2020 年及 2021 年,均瑶健康营收分别为 8.519 亿元和 9.136 亿元,同比增速为 -31.62% 和 7.24%;净利润分别为 2.138 亿元和 1.470 亿元,同比增速为 -27.60% 和 -31.26%。
2022 年前三季度,均瑶健康实现营业收入 8.45 亿元,同比增长 20.6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891.11 万元,同比减少 45% 左右。
此外,在行业内卷之下,均瑶健康采用低价促销策略来获取市场,产品毛利率持续下降。在上市之前,均瑶健康毛利率达到 52.68%,今年一季度,毛利率已降至 33.52%。
进军矿泉水领域被检出产品问题
大单品 " 失速 ",业绩 " 变脸 ",均瑶健康高调宣布进军矿泉水领域的均瑶健康开始设立矿泉水公司,收购相关资产扩大规模。
2020 年 12 月,均瑶健康董事会通过设立 " 上海均瑶天然矿泉水有限公司 " 的议案,希望该业务 " 成为均瑶健康成长的第二曲线 "。
2021 年 2 月,均瑶健康宣布收购湖北三座山饮品有限公司至少 70% 股权。收购完成后,将其更名为湖北均瑶恩赐天然矿泉水有限公司,推出名为 " 恩赐 " 的天然矿泉水。官宣资料中 " 富含偏硅酸和锶 " 是主要卖点。
产品定位上,恩赐属中高端水。在均瑶旗下味动力官方旗舰店,恩赐牌矿泉水主打 " 偏硅酸 ",258ml 一瓶售价大概为 2.71 元。
彼时的均瑶健康,信心满满。然而,大力布局的矿泉水业务并没能成为第二增长曲线,两家矿泉水公司在业绩上尚未产生规模性的营收贡献。今年上半年,均瑶健康的矿泉水业务相关公司整体净亏损超 220 万元。
据均瑶健康财报,2021 年,上海均瑶和湖北均瑶营收分别为 2163 万元、339 万元,净利润均为负数,分别亏损 89 万元和 333 万元。今年上半年,上海均瑶扭亏为盈,净利润为 22.65 万元,但湖北均瑶恩赐营收 129 万元,净利润亏损 246.67 万元。
近日,还被查出质检问题,12 月 7 日,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显示,湖北均瑶恩赐天然矿泉水有限公司生产的 " 岩心水润 "2 批次饮用天然矿泉水(518ml/ 瓶)、饮用天然矿泉水(350ml/ 瓶),各检出溴酸盐 0.018mg/L、0.017mg/L,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GB 8537-2018)规定,每升天然矿泉水溴酸盐限值为 0.01mg/L。这意味着,均瑶上述两批次饮用天然矿泉水溴酸盐含量超标 70% 和 80%。
据悉,溴酸盐经动物实验证实有致癌性,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溴酸盐列为对人类可能致癌物质(2B 类)。
目前,矿泉水业务推出的 " 恩赐饮用天然软矿泉水 " 系列产品,在 " 味动力 " 官方淘宝旗舰店已因风波下架。
企查查显示,2020 年 11 月,同样是湖北均瑶恩赐天然矿泉水有限公司,因 " 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 ",被英山县市场监管部门罚款 3 万元。
多元化发展押宝益生菌
" 味动力 " 失速、矿泉水 " 翻车 " 均瑶健康正急于拓展新业务进行 " 二次创业 "。
" 通过二次创业,发展培育新品,尤其以益生菌为核心突破,向‘益生菌第一股’奋进。" 均瑶健康在 2021 年年报中表示。
今年 11 月,均瑶健康公告称,拟出资 2.79 亿元取得润盈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85% 的股权,成为润盈公司的破产重整投资人,后者从事益生菌领域的研发、生产、销售,均瑶希望借此加强其在益生菌业务的优势。
王均豪预计,均瑶健康重整完成后,润盈的技术储备可以迅速应用到市场,国内头部的乳品企业已经在和润盈签订合同。重整后三年内,销售额目标计划于 2025 年达到 5.31 亿元的年销售额。
早在重整润盈生物前,均瑶健康就曾在 2020 年 12 月宣布与微康益生菌(苏州)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三年战略合作协议,进军益生菌产业。2021 年,均瑶健康与江南大学合作,布局功能性益生菌领域。
除益生菌外,2022 年年初,均瑶健康与圣窖酒业合作,进军白酒领域。目前均瑶健康并未公开披露白酒业务相关信息。
据圣窖酒业公开发布的信息,2022 年 2 月中旬至 4 月之间的 45 天,主产品 " 圣窖酒 " 订单超亿元,但由于上海、江苏、深圳和泉州等地疫情影响运输,3 月份向客户实际发货量不足应交量的 50%。
频繁跨界举措尚未对均瑶健康业绩提升产生实效。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折扣率高于上期,公司新产品、新事业部、研发投入增加,同时加大渠道投入,导致费用增加等,导致均瑶健康 2022 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减少 45.21% 至 7891.11 万元。
一位业内研究人士向鳌头财经记者表示,均瑶健康的多元化跨界布局有些冒进,盘子铺得太大反而不利于整体发展,会顾此失彼。
而且,除了益生菌与公司主业相关、白酒、玻尿酸等业务都是概念火,毫无相关经验和优势很容易被质疑 " 蹭 " 概念。" 二次创业 " 意味着重新创业的艰难和不确定性," 另起炉灶 " 要消耗均瑶健康更高的资金与时间成本。
来源:金融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