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2-12-29
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78|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最美奋斗者”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来源:冰城 +

邓祁 哈尔滨日报记者 封娇 申志远

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陈列着一件王启民获得的 " 新时期铁人 " 荣誉证书。" 铁人 ",是人民群众给予王进喜的名号,同样人民也给了王启民。这件证书是王启民自觉以 " 铁人 " 王进喜为榜样,用实际行动践行 " 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 " 铮铮誓言的见证。

王启民,1960 年 4 月从北京石油学院赴大庆实习,参加石油大会战,曾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他先后主持 8 项重大开发试验任务,获得 19 项奖励,仅 " 表外储层 " 开发研究成果,就相当于增加了一个地质储量 7.4 亿吨的大油田。

↑ 王启民获得的 " 新时期铁人 " 荣誉证书

上世纪 60 年代,王启民苦熬了 3000 多个日夜提出的 " 高效注水开采方法 ",打破了当时国内外普遍采用的 " 温和注水 " 开采方式,开创出中低含水阶段油田稳产的新路子。

上世纪 70 年代,王启民及其团队在大庆油田的地层夹缝里、在油和水之间,摸索了整整 10 年,创造出 " 分层开采,接替稳产 " 的新模式,为大庆油田增加储量近 10 亿吨。他绘制出的大庆油田第一套试验区高含水期地下油水饱和度图,揭示了油田不同含水期开采的基本规律和稳产方法,是大庆油田第一个 5000 万吨稳产目标确立并实现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开创了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新纪元。

上世纪 80 年代,王启民首创内部切割注水技术,研发井网加密接替稳产技术,确立稳油控水结构调整技术等,保证了大庆油田原油产量的持续高产、稳产。他主持研究并提出的 " 分阶段多次布井开发调整 " 理论,让只有几十厘米厚的表外储层得到开发利用,打破了国内外公认的 " 不能开采的禁区 ",实现了 " 变废为宝 "。

上世纪 90 年代,王启民组织实施的 " 大庆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系统工程 " 结构调整技术,创立了油田高含水后期 " 控液稳产 " 的新模式,为大庆油田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1997 年被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党组授予 " 新时期铁人 " 称号。

进入 21 世纪,王启民再次担当重任,经过两年多的艰苦攻关,一种适合油田地下条件的超高分子量、抗污水能力强的聚合物投入使用,使大庆油田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聚合物驱油提高采收率新技术应用油田。

" 一辈子只做一件事 "" 做科研要甘当傻子 ",将自己与大庆油田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王启民,2018 年被国家授予 " 改革先锋 " 称号,誉为科技兴油保稳产的大庆 " 新铁人 ";2019 年被授予 " 人民楷模 " 国家荣誉称号;同年被评为 " 最美奋斗者 "。

编辑 封娇

值班主编 张跃武

相关标签

大庆 证书 哈尔滨 经济效益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