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还有不到 1 个月的时间,就将迎来兔年春节,不少人正计划着返乡行程,也有人为可能到来的感染 " 高峰期 " 而担忧。今年春节,你回家过年吗?
" 连续四个春节没在家过了,这次得想办法回家过年,一定要抢票顺利!"" 归家买票倒计时中。已经把过年回家要吃的要玩的选好了 "" 和很久不见的好朋友约了过年回家见面,就更加期待过年啦 " …… 不少网友已经对春节返乡充满了期待,也有一些人正在为过年回不回家而烦恼。不回家吧,辛苦一年,想念家人,惦记父母。可如果回去了,农村老人多,万一路上感染后把病毒带回去了怎么办?有网友决定继续异地过年," 为了家中老人不再次感染,决定今年春节不回家。春暖花开日,即是亲友再聚时 "" 今年是我主动不回家了,即将是第四个在异地的春节,不想一路上穿越南北把病毒带回家,还是老老实实别回去了。"
△ 资料图
" 原本计划不回去的,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可能还要提前回家。" 小孟老家在安徽芜湖,一家人在南京定居多年。前几年,一家人响应号召错峰返乡。今年 12 月中旬,小孟感染后有过担心,怕过年人流大,感染风险大,反而给家里老人带来负担。" 一个星期前,我奶奶摔了一跤,我爸要提前回去照顾她,家里其他人也计划提前一点回去看看她。" 这一趟返乡,她也做好了准备,除了必备的年货外,清单上还列上了 N95 口罩、消毒液、酒精等防疫用品。" 怕老家不好买,在南京买好带回去。"
除了坚定的返乡族,还有一些人计划把家人接来身边过一个团圆年。小陆来自甘肃,在南京打拼多年,如今也在这里安了家。" 疫情三年,我没有过过一个团圆年。" 小陆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因为南京和老家相距较远,这三年,他与爱人都留在南京就地过年。" 我个人认为,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下,平安往往比团圆更重要,等疫情过去,再团圆也不迟。"
" 就目前来看,感觉今年形势要比往年好,而且近两年老家也通了高铁,今年我父母准备来南京过年。" 小陆说,现在从老家到南京有一趟直达的高铁,上午 9 点多上车,下午 4 点多就能到了。原本已经规划好了,可因为小陆爸妈 " 中招 " 了,所以今年的团圆计划,要等他们 " 阳康 " 之后才能实现了。
小陆爱人老家在四川,最近当地疫情有所反复,他的岳父岳母也已 " 阳过 " 了,现在正在恢复期。小陆说:" 虽然平时都有电话或者视频问候,我老婆她也是三年过年没回家了。我们准备再看看疫情发展情况,如果有可能,希望在大年初二前后,带着我父母一起去岳父岳母家拜个年。"
今年 12 月 26 日晚,国家卫健委发布入境新政策,规定来华人员在行前 48 小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者可来华。此外,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这对于海外华人来说,是个重磅利好消息。在海外工作多年的小李第一时间看到了新闻,顺便查了查返程机票,和家人商议后最终决定推迟回国计划。" 目前看,航班还没有特别合适的,今年春节可能还是回不了。不过,我相信很快就能回国了,2023 年一定把回家这事儿排上日程。"
不论是决定返乡,还是选择宅家或者出门旅行,都不能忘了防护。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了《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 " 乙类乙管 " 的总体方案》。根据《总体方案》,交通运输部优化调整了交通运输领域有关疫情防控措施,自 2023 年 1 月 8 日起实施。取消乘客出入客运场站、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测温要求,提醒引导乘客进站乘车期间全程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广泛宣传倡导 "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 的理念,乘客出行途中保持人际距离、注意咳嗽礼仪,出现发热等症状人员或阳性人员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现代快报 + 记者 蔡梦莹 谢喜卓
(编辑 高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