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瑜)12 月 30 日,现代快报记者从江苏省自然资源厅获悉,江苏省海洋经济监测评估中心发布《2022 江苏海洋经济发展指数》,这是该指数第五次发布。指数结果显示,2021 年江苏海洋经济发展指数为 118.9,比上年增长 8.6%,总体呈现稳定向好态势。
《江苏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是对一定时期江苏海洋经济发展质量的综合量化评估,旨在客观综合评估全省海洋经济发展状况,为引导社会预期和推动海洋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提供参考,指数包括发展水平、发展成效和发展潜力以及经济稳定性、创新驱动等 3 个一级指标、7 个二级指标、23 个三级指标,以 2015 年为基期,基期指数设定为 100。指数反映,2021 年江苏海洋经济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海洋经济规模和效益显著提升。2021 年发展水平指数为 136,比上年增长 9.2%。2021 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为 9248.3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 7.9%,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7.6%,有效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增长。2016-2021 年,全省海洋经济始终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年均增速 7.6%。2021 年,海洋劳动生产率比上年小幅增长,重点监测的涉海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持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成本利润率、资产利润率均比上年增加 1.2 个百分点以上。
海洋经济发展稳定性进一步巩固。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各项风险挑战,全省海洋经济顶住压力,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 " 十四五 " 平稳开局,并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潜力。2021 年发展成效指数为 105.9,比上年增长 11.5%。2021 年,国际航运集装箱市场需求旺盛,集装箱运输市场运价上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比上年增长 165.7%,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比上年增长 25%。江苏对外贸易快速复苏带动沿海沿江港口生产较快增长,全省沿海沿江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比上年增长 14.4%。随着世界航运市场逐步回暖,全球新船需求显著回升,新承接订单量大幅增长,带动全省涉海设备制造、涉海配套设备企业营收大幅攀升。
结构优化与升级步伐加快。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活力并快速增长,2016-2021 年间年均增速达到 21%。海洋渔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全省能源结构进一步调 " 轻 " 调 " 绿 ",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均位居全国前列。海洋经济三次产业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 5.8%、46.6%和 47.6%。其中,海洋第三产业比重由 2015 年的 42.9% 提高到 2021 年的 47.6%。
创新驱动与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新成效。2021 年发展潜力指数为 109.1,比上年增长 5.1%,发展潜力进一步增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持续加强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成果涌现,新动能培育加速推进。2021 年,重点监测的海洋科研机构中,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比上年增长 6.3%,专利授权数比上年增长 6.4%。海洋清洁能源开发势头强劲,海上风电发电量达 185.5 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 65.6%。江苏沿海第二输电通道工程整体建成投运,打通了江苏新能源输送新路径,至此接入江苏电网的海上风电集群超过 1000 万千瓦,规模国内最大,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绿色动能。
民生改善能力不断提升。就业方面,2021 年,涉海就业人员规模小幅增长,吸纳就业人员数量持续增加;产品保障方面,海洋渔业稳步增长,养捕结构持续优化,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水产品。全省渔民人均纯收入达 30030.1 元,比上年增长 3.7%,2016-2021 年间年均增速达 6.4%。生活品质提升方面,滨海旅游稳企复苏,但尚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2021 年沿海城市接待国内游客 1.06 亿人次,比上年增长 61%。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