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 月 4 日,由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广东省艺术研究所和广东星海演艺集团主办的第六届华语戏剧盛典揭晓最终榜单,来自各地的评审委员通过线上完成本年度 14 项大奖的全部评选。
本届华语戏剧盛典佳作云集,共 17 部年度精品入围提名,最后角逐中 8 部作品获奖。陕西人民艺术剧院有限公司选送的《主角》成为本届盛典舞台最亮眼的 " 主角 ",摘得包括 " 最佳年度剧目 " 在内的四大奖项;紧随其后的是话剧《繁花》(第二季)捧回三项大奖;《弗兰肯斯坦》《铁流东进》《共生》《心迷宫》《商鞅》《觉醒年代》6 部剧目各获一项荣誉。
改编作品获青睐
近年华语戏剧舞台掀起改编热潮,上届盛典 9 部获奖作品有 5 部是根据中国经典文学和影视作品改编的,今年 8 部获奖作品中有 6 部来自于文学和影视改编,比例高达 75%。
摘取 " 最佳年度剧目 " 等四大奖项的《主角》,改编自知名作家陈彦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小说;《繁花》(第二季)改编自著名作家金宇澄荣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小说;拿下最佳男主角奖的《铁流东进》根据人民文学奖得主季宇小说《最后的电波》改编而成;而被多次搬上荧屏或舞台的《弗兰肯斯坦》则是英国作家玛丽 · 雪莱 1818 年创作的科幻小说。
文学改编之外,华语戏剧的影视改编也如火如荼,本届盛典有两部获奖作品改编自同名影视剧,一部是获最佳新人的《心迷宫》,改编自第 39 届香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同名电影;另一部是获最佳舞美奖的《觉醒年代》,改编自央视年度爆款大剧。
丰厚的文学底蕴,精彩的二度创作,加上名家名作的 IP 效应,使得这些作品既赢得了市场,也获得了评审肯定。
相比之下,本届原创作品就显得较为薄弱,仅有获最佳小剧场剧目的《共生》与最佳复排剧目《商鞅》两部作品突出重围,其中《商鞅》系演出二十余年并不断复排的华语戏剧经典。
青年戏剧发展受关注
在表演奖项方面,国家话剧院 " 老戏骨 " 侯岩松拿下最佳男主角,陕西人民艺术剧院刘李优优凭借《主角》摘取最佳女主角荣誉;在《繁花》(第二季)中有上佳表现的优秀青年演员杜光祎和王雯那获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女配角殊荣,获最佳新人的王羿澄(王佳宝)在该剧中亦表现不俗,让一众评审看到他的 " 未来可期 "。
主创类个人奖项相对集中,凭《觉醒年代》获最佳舞美奖的桑琦是当下舞台美术领域承前启后的中坚力量,早在第四届华语戏剧盛典就获该奖提名。获最佳编剧的曹路生是成名已久的资深编剧,作品拿遍国内各项戏剧大奖。而以《主角》获最佳导演奖的胡宗琪 " 梅开二度 ",在第五届华语戏剧盛典时就曾凭《尘埃落定》《人间正道是沧桑》收获该奖。
本届盛典还设立了 " 华语青年戏剧作品优秀剧本奖 ",旨在鼓励青年戏剧人发出自己的 " 后浪 " 之声,采用推选制,充分尊重作品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共邀请五位戏剧领域专家出任评委,推选出 5 部本年度最佳青年剧本作品,《锦江传奇 · 董竹君》《借问汤先生》《李彩假日》《狗还在叫》《桑蚕人生》等风格、题材各异的作品入选,展现出青年戏剧缤纷的色彩。
采写:新快报记者 徐绍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