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01-05
政协苏州市姑苏区第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闭幕,“保护与利用古建古宅”成1号提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高达)1 月 5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苏州市姑苏区第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闭幕。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由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侨联主席范永艳提出的《关于姑苏区古建古宅保护与利用方面的几点建议》,被确定为大会 1 号提案。

△姑苏区供图

苏州这座具有 2500 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拥有以古典园林为代表的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这其中,又以古建筑遗产最为丰富。遍布苏州街头巷尾的各级文物保护建筑和多处控制保护建筑,承载着丰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不仅是珍贵的历史遗产,还是苏州古城的重要文化元素。

但是,由于年久失修、人口居住密度大、违章搭建等原因,苏州部分市级文物保护建筑和大部分控制保护建筑保护状况较差,普遍存在建筑老化、损坏严重、环境脏乱等情况,部分古建筑更是处于濒临灭失状态。

保护古建,不仅要保留古建筑的 " 躯体 ",还要让古建筑的 " 灵魂 " 得以延续。也就是说,既要将年久失修的古建进行修缮,让古建 " 存活 ",但又不是 " 冻结式保护 "," 空置 " 的、没有 " 人气 " 的古建筑,很快就会再次衰败;更要合理地 " 利用 " 古建,即不能只为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的过度利用,而是利用古建平台,体验、学习、传扬中华传统文化,使古建 " 灵魂 " 得以延续,让古建筑活出精彩。这样,古建筑本身与灵魂才能生生不息。

为更好地保护和活化利用古建古宅,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和制定多渠道保护古建、古宅的政策措施,加大法制建设和宣传教育;打通古宅保护的各个途径,解决保护成本高,租金贵,收支难以平衡问题;做好规划,进一步改善古建周边环境、道路设施,尤其对关闭的年久失修的古建,使古建筑纳入到城市建设规划中加以保护;改变投资管理模式,多渠道吸引更多保护资金投入到古建保护工作中来等四项建议。

据了解,政协姑苏区第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期间,截至 2023 年 1 月 4 日 16 点,提案审查委员会共收到提案 275 件。经提案审查委员会认真审查,共立案 257 件。在立案提案中:经济科技发展类 50 件,占 19.46%;城建城管环保类 88 件,占 34.24%;文化教育体育类 65 件,占 25.29%;社会保障医疗类 23 件,占 8.95%;社会综合事业类 17 件,占 6.61%;政法综合治理类 6 件,占 2.33%;社区建设事业类 8 件,占 3.11%。

(编辑 陈海静)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