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3-01-06
甘肃丨情系乡村教育,重返三尺讲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核心阅读

作为 " 银龄讲学计划 " 试点省份,4 年多来,甘肃省累计组织退休教师 260 人次前往 11 个市州的 33 个县区开展银龄讲学服务,为提升当地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贡献力量。三尺讲台,倾情奉献;银发师者,不减赤诚。

59 岁的庞彩云早早复印好教师资格证件,待 " 银龄讲学计划 " 招募公告一出,便迅速提交了报名申请。

庞彩云是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河畔镇中心小学的一名退休教师,从 2019 年起,连续 4 年参加 " 银龄讲学计划 ",足迹到过白银、天水、庆阳、平凉。每到一地,她都毫无保留地将自己 30 年的教学经验,倾囊传授给偏远乡村的教师们,给孩子们带来一堂又一堂精品课程。

作为首批 " 银龄讲学计划 " 试点省份,甘肃省 2018 年制定了《甘肃省银龄讲学计划工作方案》,并于当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

4 年多来,甘肃共有 260 人次的退休教师前往 11 个市州的 33 个县区开展银龄讲学服务,其中绝大多数去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提升当地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贡献力量。

难舍讲台

" 我就喜欢和孩子们待在一起,一辈子不离教育 "

" 换乘 3 趟大巴,搭乘 1 次出租车,前后耗时约 8 个小时,才从老家会宁赶到天水市清水县陇东镇谢沟小学。" 回忆起第一次跨市参加银龄讲学,庞彩云印象深刻。头天下午抵达,第二天开会报到,来不及过多休整,她便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工作中。

尽管有心理准备,谢沟小学的情况还是让她吃了一惊:全校 6 个年级,仅有 6 名教师,每名教师少说也要带三四门课程。根据安排,庞彩云负责两个年级的数学和体育,外加两节课外辅导,每周的课时达 17 节。

更棘手的是,学生们数学基础薄弱," 多数孩子乘法口诀掌握不牢,课堂一提问,常常鸦雀无声。" 庞彩云说。

" 就从培养学习兴趣开始!" 庞彩云制订了详细的教学计划,让书本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环境发生 " 化学反应 "。讲到立体图形时,她时不时拿起桌上的水杯、铅笔和橡皮举例;为解释清楚 " 溶液 " 的含义,她现场演示,将白砂糖混入水中搅拌;针对乘法口诀,她不要求死记硬背,而是把班上学生请到操场,多名学生一字排开,轮流伸出同样数量的手指,然后请同学 " 清点计数 "…… 在庞彩云和其他老师的努力下,孩子们成绩不断提升,考试平均分提高了 30 多分。

" 小时候,家里兄弟多,女孩很少有读书机会。我父亲也是一名乡村教师,他教我读书识字,带我走进学校。" 成长于西北农村的庞彩云,对乡村教育有特殊感情。她感慨,正因为乡村教育,才有了自己改变命运的契机。因此,她对偏远乡村的学生总是格外上心。即使辛苦,庞彩云乐此不疲," 我就喜欢和孩子们待在一起,一辈子不离教育。"

在甘肃,有不少像庞彩云这样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退休教师。甘肃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温攀玺介绍:" 我们招募到的银龄讲学教师多数来自县乡地区,他们帮助农村学校提升教学水平和育人能力,为缓解农村优秀师资总量不足等问题作出了贡献。"

传道授业

" 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教育者,还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先生 "

退休后,王杰总觉得教书育人这活儿 " 还没干够 "。听说 " 银龄讲学计划 " 后,他满心欢喜,第一时间报了名,被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第四中学录用。

在和政四中,王杰被聘任为名誉校长,指导学校语文教师和新手班主任开展工作,同时协助参与学校管理。校长黄志平坦言,刚开始担心王老师不适应,没想到一干就是 3 年多。

王杰还指导学校语文教研组编写了 " 国学文化经典诵读读本 ",利用大课间督促学生诵读;同时提倡以课题研究带动教育水平提升,指导青年教师申报了十余个教研项目。

多管齐下,和政四中教学质量一年一个台阶,"2021 年在全州初中生模拟考试中,和政四中八年级语文成绩跃居全县第一。" 王杰很自豪。

家住庆阳市西峰区的曹小平老师,2020 年退休后,通过 " 银龄讲学计划 " 来到庆城县白马铺镇白马小学," 这里的孩子有些胆小拘谨、不善言谈、缺乏自信。" 于是,曹小平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上,带他们见识更广阔的世界。

胡欣怡是校 " 三好学生 ",性格内敛,不爱说话。2021 年 4 月,胡欣怡被学校推荐参加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的研学活动,曹小平鼓励她写一篇研学感悟,在年级大会上朗读。后来,胡欣怡悄悄告诉曹小平,虽然当时很害怕,但同学们给予的掌声和肯定的眼神,让她感到骄傲。

" 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教育者,还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先生。" 曹小平说。

授人以渔

" 说是支教,我们可是盼着她来指教哩 "

" 自从史老师踏进校园,就没把自己当成‘流水的兵’。" 提起银龄讲学教师史艳艳,平凉市庄浪县南坪镇刘窑小学负责人赞不绝口。全校 17 名任课教师,14 名刚参加工作不久,年轻教师数量多、占比大,史艳艳的到来,及时雨般发挥了 " 传帮带 " 作用。

56 岁的史艳艳原先在庄浪县第二小学任教,退休后难舍三尺讲台,2021 年 9 月来到刘窑小学继续干起 " 老本行 " ——担任低年级数学教师。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史艳艳经常和学生谈心,了解他们所思所想,还自费购买了许多学习用品,奖励给上课积极回答的同学,并从家中带来课外书,拓宽学生的视野," 东西虽不值钱,但对学生是一种鼓励,也能拉近彼此的距离。" 史艳艳说,效果出奇地好,一个学期过后,不少学生成绩达到了优秀。

发生在史艳艳班上的变化,吸引了学校年轻教师的注意,听评课邀约接踵而至。史艳艳欣然应允,认真去听每一节课,并发现年轻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 " 满堂灌 " 等问题。为此,她归类分析,举办辅导讲座、上示范课,传授课前热身小游戏。一年下来,她随堂听评课 40 节,上指导课 15 节,结对帮扶的 4 名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明显提高。

" 说是支教,我们可是盼着她来指教哩!" 青年教师张小娟不仅是史艳艳的帮扶对象,还是朝夕相处的室友。" 史老师经常从家带好吃的来分享,衣服扣子掉了,她还帮我们缝补。我是班主任,有时忙不过来,史老师就帮我批改作业,晚饭后,我们还一起到花园遛弯。" 张小娟说," 虽然年龄相差几十岁,可我们都处成朋友了!"

据了解,甘肃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银龄讲学教师的工作经费由中央财政承担,标准为年人均 2 万元。" 银龄教师到农村讲学,他们对教育事业有热爱、对脱贫地区有感情、对基层学生有情怀。" 温攀玺说,下一步将持续为银龄讲学教师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和精神激励,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动员更多退休教师加入 " 银龄讲学计划 " 行列。

一审丨编辑 石雨涵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总值班 汪世伟

来源丨人民日报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