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阿里亚)" 十三五 " 末南京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 17.6%,居全国城市第四;历届南京市 " 十大科技之星 " 中两院院士人数已达 20 位,成立金陵科技创新战略研究院 ……1 月 8 日,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在南京开幕。作为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一次盛会,大会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成绩,精心谋划部署未来五年发展的目标任务。
来自一线的科技工作者代表占比达 81%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规定,地方科学技术协会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经民主选举与协商,产生南京市科协 " 十一大 " 正式代表 480 名、特邀代表 30 名。本届代表的组成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结构更加优化合理,吸收了来自全市新经济新社会组织、新型研发机构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层科协 " 四长 "、学会专职干部、民营企业中工作的科技工作者代表,以及关心支持市科协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
其中,来自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农村等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占比达 81%,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代表占比 74.4%,民主党派代表占比 5.4%,无党派人士代表占比 20.2%,妇女代表占比 41.7.1%,45 岁以下的代表占比 58.8%,56 岁以上的代表占比 11.5%,35 岁以下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占比 14.8%,还有部分少数民族等方面的代表。
砥砺奋进结硕果,这些数字见证五年成就
大会听取和审议了南京市科协第十届委员会工作报告。
南京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持续提升,连续多年位列全省设区市首位," 十三五 " 期末达到 17.6%,居全国省会城市首位、全国第四;成功创建南京市首个国家级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实现从 "0" 到 "1" 的突破;" 十大科技之星 " 评选品牌效应日益凸显,历届 " 科星 " 中两院院士人数已达 20 位;成立金陵科技创新战略研究院,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 …… 报告指出,五年来,南京市科协抓重点、提质效、促改革、补短板,为 " 强富美高 " 新南京现代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撷英荟萃聚合力,拉紧科技工作者服务多维纽带。五年来,南京市科协共举荐国家级、省级重大科技人才近 50 人次;创建国家级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及 4 家省级离岸基地,开展招才引智活动超 1000 场次,引进海外人才和团队 1100 余个。
企业科技工作者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五年来,南京市科协支持 637 家企事业(园区)科协和单位实施 " 讲理想、比贡献 " 项目 4912 个,参与科技工作者 7 万余人次,提出合理化建议 12847 条,实现经济效益 26.6 亿元。
根据中国科协 " 智慧 2.0" 建设规划,紧紧围绕 " 四服务 " 定位,坚持数字赋能,整合学会研究、科技成果、智库专家、科普基地和科技工作者资源,南京市科协组织建设网上科协组织阵地——南京智慧科协综合服务平台。目前," 智慧科协 " 平台用户数量超 13 万人,项目申报 5786 项(个),科普活动 890 场,科协组织线上线下协同工作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此外,这五年来,南京市科协开展软科学研究近 200 项,承接完成市委研究室的《南京市科技社团建设情况与发展对策的调研》、市委组织部的《提升南京创新人才汇聚度的实施路径研究》等研究课题;举办两届南京科技学术年会、三届南京青年学术年会;举办特邀报告会、专题论坛、青年科学家论坛等层次较高、综合性和开放性较强的活动 160 余场次。同时,资助对外学术交流项目 28 个,创新活力进一步激发,学术氛围更加浓厚 ……
用行动彰显科协力量,科普惠民遍地开花
现代快报记者从大会现场了解到,五年来,南京市科协不断丰富公民科学素质提升渠道,科普阵地建设持续推进,群众性科普服务成效显著。
在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中,江宁区成功创建全国首批科普示范县(市、区)(2021 — 2025 年),玄武区、鼓楼区被列为第二批创建单位。
在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科普宣传周活动期间,举办科普活动近 6000 场;举办 " 科协大讲堂 "" 科普报告进校园 "960 余场、" 南京科普游 "380 场;60 余万中小学生参与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金钥匙 " 科技竞赛等赛事,累计获国家级、省级奖项 380 余项;公民科学素质知识竞赛参与市民超过 227 万人次;2022 年,创新推出 " 科普云游 ",参与市民超 80 万人次 …… 一组组数字,直观反映了南京市科协科普工作的有为有力。
这五年来,科普能力建设持续增长,南京市科协牵头发挥 400 余家各级各类科普教育基地作用,年参观人数约 700 万人次;整合全市科普资源,成立南京现代科普场馆联盟,发展团体会员 53 家。与此同时,继续壮大科普人才队伍,注册科技志愿者 3.4 万人,开展志愿服务 1703 场次。
助力乡村振兴,南京市科协牵头实施 " 双百工程 " 项目 150 个,组织近 400 名农业专家开展田间地头服务 1300 余次,推广新技术 400 余项、引进新品种 500 余个。
(刘成贺 供图 编辑 周冬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