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吉林 2023-01-10
央媒评成都副区长违反生活纪律被处理:官员私生活不全是“私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最近几天,某些地方官员的生活作风问题,意外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1 月 7 日,此前网传的 " 不雅聊天记录 " 事件有了后续,当天,成都市纪委监委发布了《关于成华区有关干部违纪问题的核查处理情况》:经查,成华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陈某,成华区一级调研员杨某某违反生活纪律。目前,正按程序追究纪律责任并建议免职。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政府网站 1 月 8 日前后更新显示,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陈枢的简历已被撤下。此外,1 月 9 日,江苏扬州就网传当地有关领导干部生活作风问题发布通报,称已成立专项核查组,正在全面深入开展核查。

这一前一后两起涉及领导干部生活作风的事件,一起已经 " 实锤 " 违纪,另一起则尚待调查,而其引发公众关注的由头,都是网上流传的 " 小道消息 "。在判断官员是否存在违纪情节时,聊天记录、微信截图之类的 " 小道消息 ",无疑不足以成为直接证据。但是," 小道消息 " 提示出的违纪线索,却应得到有关部门的充分重视。

在此类案件中,如果 " 小道消息 " 中的违纪情节确有其事,有关部门当然要依法依纪严格处理,以肃风气、以正视听。文章开头提到的陈枢违纪案,就是一起典型案例。反过来讲,如果网上的消息只是捕风捉影,甚至恶意造谣,有关部门也应及时澄清事实、追溯谣言来历,还当事干部一个清白。总而言之,此类消息一旦涉及官员,不论是真是假,都应受到严肃对待。

多数情况下,这种真伪莫辨、涉及生活作风的网络传言,往往被视为庸俗、低劣的存在,不值得认真看待。毕竟,在理想的社会风气中,舆论要严守边界,不能过度 " 窥私 ",普通人也不该对别人的私生活有过多兴趣。然而,在这两起事件中,当事人不仅在党政机关担任公职,还是手握不小权力的领导干部。他们既有遵守党纪国法、在道德上以身作则的义务,也更有责任接受舆论的关注与质问。

官员在职场内或职场外的私生活,也不能简单等同于普通人的 " 私事 "。有时,网民对官员私生活的关注,角度可能有些跑偏。但是,即便存在这种情况,受到指控的官员也应直面质疑、积极配合组织调查,使真相尽早大白于世。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官员的生活作风受到党纪政纪的约束,他们遵守生活纪律的情况,也是其品行操守的间接体现。他们的具体行为,不仅反映着他们是怎样的人,也与他们能否用好手中权力息息相关。

不论古今中外,公众对于掌握权力的人,总是有更高的道德要求,这种现象背后,是一则久经验证的社会规律。一个人的私德与公德,虽然是两码事,但却具有强相关性。一个不能在私人领域约束好自己的人,很难让人对其有充分的信任。此前,许多落马官员的违纪违法情节都告诉我们:一个官员如果在 " 小事 " 上不能约束好自己,很容易发生思想滑坡,一路违法破纪,最终铸成大错。

来源:中青评论

编辑:古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