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康养水城 2023-01-10
水城区:小“喇叭”作用大 疫情防控“声”入人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中医药在新冠病毒防治中有确切的疗效,现在我们向大家推荐居家治疗服用中药颗粒或方剂,广大居民可到全区二级综合医院、各乡(镇、街道)卫生院咨询或购买 ……"1 月 5 日 12 时,水城区双水街道明硐社区的应急广播准时响起,向辖区居民播报新冠防治信息。

店子组 60 岁的居民万庭均推开窗户,一边悠闲吃着中餐,一边收听广播。" 社区的‘大喇叭’每天都会准时响起,全天 3 个时段,每个时段播放不同内容,国家大事、身边小事一听便知。" 万庭均乐呵呵地说。

正在双水赶集公园遛鸟的居民朱绍辉一直都有读报纸、看新闻的习惯。他告诉笔者,如今社区通知事情、宣讲政策,都是 " 大喇叭 " 打头阵。听广播、知政策已经成了双水人的习惯。

安装在小区房顶的应急广播系统大喇叭。

明硐社区共安装有 3 套应急广播系统,覆盖了 6 个居民小组 1040 户 4100 人,无论是疫情防控、防火防汛、医保缴纳、电信诈骗等各类注意事项,还是各种政策精神的传达学习,都在 " 大喇叭 " 的反复播报中 " 声 " 入人心。

" 以前,要向辖区居民通知各类信息,需要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宣传;现在有了应急广播系统,各种信息都能及时传播到社区的家家户户,方便又实用。" 明硐社区党支部书记吴世凯表示。

水城区应急广播系统分布图。

据了解,应急广播系统的前身是 " 大喇叭 "。2020 年,水城区在技术、内容、形式等方面对接地气的 " 大喇叭 " 进行改造提升,依托互联网技术和科技优势,以制作、传送信息和日常广播为目的,让 " 大喇叭 " 承担起应急信息发布、引导舆论、政策宣传的重要作用,创新性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明硐社区居民收听到的广播内容,水城区其他乡(镇、街道)、村(居)的老百姓同样能在同一时间收听到。

水城区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操控应急广播系统。

设在水城区融媒体中心的指挥中心,是全区应急广播系统的 " 中枢大脑 "。按照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安部、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农村应急广播主动发布终端建设的通知》,水城区统筹利用现有广播电视资源,主要建设有区级综合指挥平台 1 套、应急平台 1 套、乡(镇、街道)播出管理平台 30 套,包含有室外收扩机、多功能室内扩音机、高音喇叭、多模音柱、调频广播发射系统等共计 860 套终端,形成区乡村组四级贯通并与各级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有效对接的应急广播体系,确保水城区在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及旅游接待等方面实现可控。

该应急广播系统还支持定时广播和分区广播,能满足各乡(镇、街道)、各村(居)单独控制广播内容、广播时间的个性化需求。

"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多亏有了应急广播,让我们能第一时间将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疫情防护等信息通知给村民,让大家早知晓早准备。" 水城区陡箐镇党委书记徐玉军赞叹不已。

阿戛镇工作人员正在操作应急广播系统。

在广播内容的选择上,水城区日常为群众播报惠农政策、农业知识、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当发生疫情、地质灾害、低温凝冻等突发紧急事件时,还能作为应急广播系统使用,在快速传达政令、发布权威信息、正确引导舆论,加强安全宣教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群众需要了解什么就播什么。" 水城区融媒体中心总编辑汪靖恒说。

截至目前,860 套应急广播终端覆盖了水城区 30 个乡(镇、街道)、189 个村(居),为党和政府的 " 声音 " 飞入街头巷尾和田间地头搭建了 " 空中阵地 ",让群众随时随地都能听得到、记得住、受教育。

来源 微凉都

编辑 邓文盈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喇叭 融媒体中心 乡村振兴 医保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