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刘赟 / 文 刘畅 / 摄)2023 年春运已经开始,各大车站客流量显著增加,重点旅客的人数也明显提升。在南京站有这样一群姑娘,她们日均 25000 步,不畏严寒奔波在候车室和站台,护送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上下车,她们就是南京站 "158" 雷锋服务站的客运员。近日,现代快报记者来到南京站 "158" 雷锋服务站,跟随客运员吴怡珊,为重点旅客提供帮助。
△工作中的吴怡珊
日均步行 25000 步,只为服务好每一名重点旅客
工作原因,我经常需要到南京站乘坐高铁,每每路过 "158" 雷锋服务站,心里总是有些好奇,为什么是 "158"?带着这个小小的疑惑,我开始了当天的体验。
南京站 "158" 雷锋服务站工作时间为 6:30-23:00,当天中午 12 点,我来到南京站 "158" 雷锋服务站,正好赶上旅客进站的高峰期。吴怡珊推着辆轮椅匆匆赶来," 你来啦,我刚送完一名重点旅客上车,稍等一下,马上和我一起送一名视障旅客进站。" 吴怡珊一边说着一边将轮椅放好,我拿起桌上的酒精喷雾,帮她把轮椅擦拭干净。
△吴怡珊(左)为记者安排工作
随后,吴怡珊拿起当天的工单为我安排工作," 今天一共有 8 名重点旅客通过 12306 预约了服务,视障旅客小李已经到了,他是 13:07 的火车,12:40 左右我们一起送他上车。" 就在吴怡珊和我确认旅客信息时,一名腿脚不便的旅客走进服务站,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 我没有赶上火车,支付宝没有余额没办法改签,能帮我一下吗?" 吴怡珊连忙走过去安抚这名旅客不要着急,并告诉他可以到人工售票窗口进行改签。考虑到旅客腿脚不便,吴怡珊没有犹豫,立刻决定自己去售票处帮他改签。
接过旅客的现金和身份证,我和吴怡珊一路小跑来到售票大厅。售票员表示,由于该旅客原本是通过手机购票,如今改签需要补差价,只能通过手机支付、不能使用现金。吴怡珊怕来回再跑耽搁时间,便用自己的手机帮旅客支付了车票,又请售票员帮忙换了零钱。" 小李差不多该进站了,我们赶紧回去吧。" 我提醒道。吴怡珊赶紧拿好票据和零钱,快速回到服务站。将票据和零钱交给旅客后,吴怡珊又仔细叮嘱乘车时间,并告诉他可以在服务站休息,一会会有人送他上车。
△记者(左)与吴怡珊(中)一同送视障旅客进站
解决了这名旅客的车票问题,时间已经 12:45,吴怡珊走到视障旅客小李跟前,提醒他拿好物品准备进站。只见她熟练地背对小李站好,将小李的手拉起来放在自己肩上,我则接过小李的行李箱快步跟上。去往站台的路上,我和小李聊起了天。原来这是小李第一次独自乘坐火车从南京回宿迁,1 月 5 日,他通过 12306APP 买好车票并提交了重点旅客预约,很快南京站和宿迁站的工作人员就打电话联系了他。" 第一次一个人坐车本来还有点紧张,但是到南京站后就有人来接我了,听说一会到宿迁后也会有人送我出站,我觉得很温暖、很放心。" 很快,我和吴怡珊将小李送到了车上,但我们的工作并没有结束。送旅客上车后,还需要将填好的工单交给列车长,并与对应车厢的列车员进行交接,确认好旅客下车站点。到站后,再由列车员将旅客带至站台,交给前来接站的客运员。
当天的气温将近 20 摄氏度,送完小李返回服务站,还要爬一段长长的台阶,我的额头已经渗出了汗珠,秋衣也被汗水打湿。吴怡珊告诉我,这样的路程,她一天不知道要走多少个来回。客流高峰时期,"158" 雷锋服务站一天最多要服务 100 多名重点旅客,平均每天要走 25000 — 30000 步,步行距离甚至达到 20 公里。
△记者(右)同客运员吴怡珊(左)送视障旅客上车
"158" 就是 " 义务帮 ",帮助每一名旅客平安到家
出生于 1993 年的吴怡珊,已经是有着近 9 年铁路工作经验的 " 老员工 ",从事重点旅客服务工作也已经有 4 年多时间。" 刚进入铁路工作时,我做过检票员、实名制认证,2018 年夏天,我成了‘ 158 ’雷锋服务站的一员。" 吴怡珊告诉我,她当天的工作时间是 8:00 到次日 8:00,除了晚上可以去休息室休息一会,其他时间则需要一直奔波车站各个角落。随着 2023 年春运大幕拉开,南京站的旅客也与日俱增,重点旅客数量较之前也有了明显增加,这就需要她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确保把每一名重点旅客安全送上回家的列车。
谈起在 "158" 雷锋服务站工作的感受,吴怡珊表示,在检票口工作时面对的是整个旅客群体,每天服务人数有数千人,工作内容较为单一。但在 "158" 雷锋服务站,则是一对一服务,且由于面对的是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就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与细心。" 每天服务的重点旅客少则十几人,多则百余人,我需要安排好每个人的送站时间、最方便的送站线路,还要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服务。"
△吴怡珊(右)和记者(中后)一起送旅客进站
在服务站的墙上,我看到一张有关 "158" 雷锋服务站的简介。原来 "158" 谐音 " 义务帮 ",这个成立于 2000 年的志愿服务班组,先后有 131 名客运员在此工作过,累计帮助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 100 多万人次。目前,南京站 "158" 雷锋服务站共有 6 名客运员,并且全是女性。这 6 名姑娘凭借细心的服务和扎实的工作能力,赢得了旅客的广泛好评。
除了服务重点旅客,小小的 "158" 雷锋服务站还常常有其他旅客前来咨询。" 请问开水在哪里打?"" 麻烦帮我看一下我应该在哪里候车?" 即使旅客的问题再琐碎,姑娘们都会耐心回答。吴怡珊则表示,无论工作再辛苦,自己都会坚守在岗位上,为每一名旅客提供帮助,让他们的回家之路更加温馨、放心。
△吴怡珊仔细擦拭行李推车
记者手记:
前往南京站 "158" 雷锋服务站之前,我在手机上查询了服务站的主要工作内容。在得知主要就是帮助重点旅客时,我还一度觉得这份工作并不复杂。直到跟着我的 " 一日师傅 " 吴怡珊正式开始工作,才觉得自己最初的想法实在是过于天真。
服务重点旅客,不仅需要脑力,更需要体力。要牢记他们的车次、发车时间,合理安排进站的时间和路线,因为站台距离较远,爬楼梯也是常事。我不过跟随吴怡珊工作了三个小时,就已经有些气喘吁吁,额头上也都是汗,而客运员们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又会是怎样的疲惫与辛酸?
直到结束了当天的体验,我才反应过来自己午饭都没来得及吃,吴怡珊却笑笑说,这对于她们再正常不过了。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下,她从没有将疲惫写在脸上,反而总是笑盈盈的,对待每一名重点旅客都充满了耐心与细心。看着眼前这个比我大不了几岁的姑娘,我由衷感到敬佩。在大多数人踏上返乡之旅的时候,客运员们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守候着。我也下定决心,日后遇到有需要的人,也会伸出援手,将温暖传递到更多地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