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侨务工作,形成共同致力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市委十五届二次全会指出,要扩大华侨文化影响力,在做好新时代 " 侨 " 的文章上彰显更多特色。记者从汕头中院了解到,1 月 3 日,在 2023 年第一个工作日,汕头中院紧扣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委全会精神,以 "1 号文件 " 的形式出台《关于服务保障汕头做好新时代 " 侨 " 的文章 系统推进涉侨审判工作的实施意见》,强力推出 23 项司法举措,聚焦 16 项重点工作,锚定航向,勇开新局,以提升优质涉侨司法审判和全新司法服务为着力点,致力打造涉侨司法品牌的 " 汕头样板 ",依法维护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合法权益,助推汕头经济特区做好新时代 " 侨 " 的文章,努力为汕头加快建设新时代活力经济特区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如何更快更好地化解涉侨纠纷,是汕头中院 "1 号文件 " 中的重点之一。据了解,《实施意见》提出将完善涉侨纠纷识别机制,打造涉侨审判绿色通道,坚持涉侨案件 " 快立、快审、快结、快执 " 原则,精准推进涉侨纠纷案件繁简分流、快慢分道,高效化解矛盾纠纷,不断提升办案品质。同时借力智慧法院建设成果,规划建设集涉侨诉调对接、智能司法辅助、在线远程调解、网络视频庭审为一体的涉侨权益司法保护中心,大力推广 " 云办理 "" 云见证 "" 云调解 "" 云审判 " 等涉侨司法 " 云服务 ",为侨胞侨眷提供跨域优质司法服务。
另外,《实施意见》还将拓宽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加强与市委统战部(市侨务局)、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公安等单位的协调联动,共同搭建涉侨纠纷诉源治理工作平台,形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强大合力,并探索和推动在侨界组织、协会、机构挂牌设立 " 涉侨权益保护法官工作室 ",采用 " 驻点 + 预约 " 运行模式,向侨胞、侨企及涉侨机构提供普法宣传、法律咨询、诉讼指引、释法答疑等特色司法服务,为侨胞侨企在汕安居创业营造安全、稳定的法治环境。探索和推动在侨界组织、协会、机构挂牌设立 " 涉侨权益保护法官工作室 ",采用 " 驻点 + 预约 " 运行模式,向侨胞、侨企及涉侨机构提供普法宣传、法律咨询、诉讼指引、释法答疑等特色司法服务,为侨胞侨企在汕安居创业营造安全、稳定的法治环境。
推动涉侨审判工作新发展也是《实施意见》中的一个重点。《实施意见》指出,将继续做大做强涉侨审判合议庭,实现涉侨 " 案件审理集中化、审判管理归口化、承办法官专业化、裁判尺度统一化 ",并探索和推动在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挂牌设立巡回审判点,为华侨试验区企业提供诉讼服务、诉前调解、巡回审判、法律咨询、法治宣讲等司法服务,助推华侨试验区高质量发展。同时健全 " 侨界观察调解员 "" 海外联络员 "" 归侨陪审员 " 工作机制,提高适用域外法查明制度的力度,坚持平等保护国内外当事人,提高涉侨审判的司法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深入实施涉侨审判精品战略,将涉侨审判与涉外涉港澳台审判相结合,强化精品审判意识,着力提高案件质量,发挥涉侨审判社会价值导向的指引作用。
记者还了解到,对于涉侨权益的保护,《实施意见》将探索建立涉侨法律咨询专家库,邀请各领域审判业务骨干、优秀律师及其他法律专家,不定期开展交流座谈、学术研讨等活动,同时面向侨胞提供线上线下全方面法律咨询服务。妥善办理涉侨案件来信来访,深入推进涉侨审判司法公开,确保涉侨审判的公平公正与司法廉洁,并组织开展 " 送法进侨 " 主题法治宣传活动,在全市两级法院启动法治宣讲进侨村、侨企活动,进一步营造知侨、爱侨、护侨的良好社会氛围,更好服务打造聚侨惠民的和美侨乡。
来源:汕头日报 记者 陈冬琪 通讯员 罗辉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