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名叫《你想飞吗,像鸟一样?》,一看书名就知道,它写的是飞行,是克服重力的种种方法。
古之人生产力有限,其生存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因而只能贴附于大地之上。可人类毕竟是万物之灵,生存之外尚有精神追求,即自己主宰自己的权利与自由。而 " 天上的鸟 " 与 " 海中的鱼 ",被视为这一精神追求的象征,所以有 "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 的古语,所以庄子《逍遥游》开篇,用一种可以在鱼和鸟之间自由转换的动物来描述自由的状态——在海里名曰 " 鲲 ",化而为鸟后,其名曰 " 鹏 "。在古人眼中,高莫过于天,深莫过于海," 天 " 与 " 海 " 是极致的象征,但不论天有高、海有多深,鲲鹏都可抵达,这就是逍遥游。
古外今来,人们关于飞行的想象无所不在。《一千零一夜》里的故事说,你只要坐上一块魔毯,说出你想要去的地方,它就会立刻把你送到那里去;神话里的国王所罗门也有一块丝线织成的亮晶晶的毯子,它大得能坐下 4 万个臣民。所罗门坐上毯子就能对风发号施令,他想去哪里,风就吹他去哪里;古希腊神话说到了珀伽索斯,那是一匹长着翅膀的白色骏马,驮着英雄柏勒洛丰去行使他的使命,杀死怪物喀迈拉;圣诞老人和他的驯鹿迎着 12 月的大雪,从一根烟囱飞到另一根上;近些年,骑着扫帚便能在穿行于空中的哈利 • 波特,也加入了飞行的行列 …… 虽然这些不是真的,但历史上最有智慧的一些人物,如著名的达 • 芬奇,会渴望加入飞鸟的行列,还设想出机器帮助自己上天。以至于人类最终找到了各种各样实现飞行的方法,它们中有的是人类千百年以来自己探索发现的,有的是动物在数百万年中摸索出来的——人类寻找飞行方法的动力,在《你想飞吗,像鸟一样?》一书中,被作者理查德 • 道金斯称为生物基因本能中的 " 向外的冲动 "。
理查德 • 道金斯是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牛津大学教授,1976 年,他在其畅销科普作品《自私的基因》中首次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向读者介绍了达尔文进化论中这部分重要内容。将近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个概念的普及使大众正确认识人类自身,正视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素有 " 达尔文的斗犬 " 的道金斯也始终观察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赞颂着人类故去千百年来成就的文化和科学。他发现,人类文明的飞跃发展,其内在形态恰好表现为精神世界的飞跃。而其外在形态,即表现为摆脱大地的重力,实现飞行上。这就是他在新书《你想飞吗,像鸟一样?》中提出的,根植于生物基因本能中的 " 向外的冲动 ":在数百万个世纪之前,向外的冲动驱使着最早的鱼类冒险登上陆地,同样的,许多生物借着这种向外繁衍的冲动进化出飞行的能力,也长出翅膀。这种 " 向外的冲动 " 最终鼓励人类进入太空、在月球上行走,失重地飘浮,并在漆黑的夜空中回望地球。也就是说,摆脱重力飞上太空的漫长道路,从昆虫、鸟类、蝙蝠和翼龙开始,经过人类设计的飞行器发展到最后的顶峰。
科学本身是朝向未知的史诗级飞行,它或是去往其他行星的迁徙,或是心灵的畅想。就像飞行是摆脱重力进入第三维度,科学也在摆脱日常生活,盘旋地升上想象。在书中,道金斯以其特有的精准和简洁记录了一路以来生物做出的不懈努力,以及人类冒险飞向未知之地的旅程。
来源 黔中书
文 郑文丰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