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陈曦)"2022 年是文学的丰收年,这一年的文学成果太多,成就太高。"2023 年 1 月 15 日,"《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 年度文学排行榜 " 正式发布,评委张学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评选过程 " 充满难度 "。
" 现在各种年度奖、年度排行、优秀图书推送,非常之多,但是我依然非常看重《扬子江文学评论》的这个排行榜。" 评委张清华说," 因为这个排行榜,一向特别注重作家的艺术精神,注重作品的文学品质,这是非常珍贵的一种态度。"
评选结果显示,贾平凹的《秦岭记》、迟子建的《白釉黑花罐与碑桥》、潘向黎的《兰亭惠》、胡弦的《江都的月亮》、王彬彬的《" 荒林拾叶 " 专栏》分别领跑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散文(含非虚构)五大榜单。
△终评现场
《镜中》" 非常迷人 ",《野望》" 有很强的探索精神 "
" 当今写作环境的这种变化,对于作家是一种考验,对于批评家、研究者来说也是一种考验。我们是希望能够像丁帆老师和贾梦玮主编说的那样,就是能够选出那些坚守文学初心、体现严肃艺术创作态度的那样的作家和文本,让他们感觉到绝不是孤单的、是有知音的,我对这点非常认同。《扬子江文学评论》历年来也是秉持了这样的原则,推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事实证明,《扬子江文学评论》的眼光是有高度、有远见、也是独特的。" 张清华说。
就今年的评选来看,张清华觉得基本上体现了这一年文学创作的成绩、样貌、结构和状态。" 因为艺术眼光的差异,我们肯定会遗漏一部分优秀的作品,但至少它不会把艺术上粗陋的文本评选出来,这个评选是大体能够代表这一年的文学成就的。"
△长篇小说入围作品
张清华着重点评了长篇小说和诗歌榜单。
2022 年无疑是长篇小说 " 大年 ",对此,张清华觉得特别值得一谈。他首先高度评价了艾伟的小说《镜中》,认为这是 2022 年度特别值得关注的一部作品,可以说代表了当今中国长篇小说的艺术高度," 我正在读第二遍,我觉得他非常迷人。"
" 艾伟是一个艺术功力非常深厚的作家,他的艺术创作一向是发内力、具精神、求深度的,特别是求心理深度。《镜中》是一部具有非常清晰、深刻的哲学意识的作品,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意识和当代意识的作品。它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构想,就是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生命和爱欲、包括建筑在内的这一切人类文明和精神现象,都是镜像。这部小说近乎一首诗,非常具有艺术魅力和精神高度。"
位列长篇小说榜首的《秦岭记》,在他看来,体现了老作家贾平凹一向阔大的、深厚的写作根基,体现了对于自然世界、历史世界、情感世界全方位地同构的挖掘和廓清的努力。" 他的作品一向是笔力不减 ",张清华说," 他是能够把中国新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学中久远的笔记文学传统重新予以缝合起来的一位作家。这个贡献不言而喻。"
对于 70 后作家付秀莹的《野望》,张清华认为这是一部看起来朴素朴实,实际有很强探索精神的一部作品。" 它是以浮世绘的方式,特别精细地书写当下北方乡村社会的景观,风俗文化、民间伦理的内容非常的精细,是人类学意义上的一种深描的笔法。"
" 就诗歌而言,欧阳江河的《待在古层》、陈东东的《地方诗(组诗)》、臧棣的《狂歌日记》、胡弦的《江都的月亮》、朱朱的《在德兴馆(组诗)》,这些入选作品都非常棒。" 张清华说。" 尤其是欧阳江河的《待在古层》,我读了几遍,都非常受震撼,可以说是雄踞时代思想顶端的一部准长诗作品。虽然是以咏史的角度切入,但是穿越当代中国人精神领域的各个方面,同时又纵横世界、跨越中西,这部作品的思想深度、艺术功力,在当下中国的诗歌写作当中是有代表性的。"
新作家表现亮眼,老作家笔力不减
对于榜单的总体印象,张学昕的看法是,老作家笔力不减,新作家表现亮眼——贾平凹、迟子建分别领衔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榜单,体现出老作家们创作力的持久性;散文方面,王彬彬、南帆的作品都堪称佳作;中、短篇小说榜则涌现出不少文学新人。
" 其中,秦北,朱婧、杨知寒这些新崛起的青年作家,也都入选了中国小说学会的排行榜,可见大家都乐见新作家的成长。" 张学昕希望《扬子江文学评论》排行榜今后在入选比例上,能够更多地倾向 80 后、90 后青年作家。
记者注意到,入选的 5 部长篇小说中,江苏作家叶弥的《不老》、四川作家罗伟章的《隐秘史》均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那么,评选时是否带有一定的地域倾向呢?对此,张学昕表示,作为江苏的评论刊物,《扬子江文学评论》所秉持的一贯是全国视野,评选上并无 " 地方保护主义色彩 "," 并不会因为是江苏的奖项,就倾斜江苏作家或江苏出版方 "。
" 叶弥的小说《不老》是 2022 年度最杰出的长篇之一,在其他一些文学榜单上也都名列前茅。江苏是文学大省,文学强省,江苏作家的创作近几十年在国内都是处在一个高水准,这一点有目共睹,所以我经常说‘江苏队’就是‘国家队’。不仅是作家,出版社也是慧眼识珠。"
△ 2022 年《扬子江文学评论》
" 对没有能够入选的优秀作品,更加表示一份敬意 "
张学昕透露,评选结束之后,评委郜元宝在评委微信群里发了六个字," 小遗憾,大格局 "。他亦有同感。" 确实有几部作品就在临界点上,比如排到第 11 位,排到这个第 12 位。但评奖难免有遗珠之憾,其实初选里面有大量的作品都应该进入榜单。"
张清华提到,长篇小说中鲁敏的《金色河流》、乔叶的《宝水》等,也都非常具有竞争力。但是很遗憾,由于各种推送规则所限没有列入。" 但是这也不影响这些作品的重要性。" 张清华说,任何评选都有各种看法、不同意见,评选结果是一个最大限度的共识和妥协的产物。" 能够体现这个最大限度的共识和妥协,就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评选。对那些没有能够入选的优秀作品,我也更加表示一份敬意。"
△终评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
据悉,"《扬子江文学评论》年度文学排行榜 " 创办于 2017 年,这是国内首个由文学评论刊物推出的排行榜,旨在通过评论家的共识视野发现大时代里具有大格局、大气象的作品,推动当代文学健康繁荣发展。
经统计,提名阶段共回收榜单 185 份,有效提名 629 部作品。其中长篇小说 61 部,中篇小说 119 篇,短篇小说 172 篇,诗歌 140 首(组),散文(含非虚构)137 篇。评审委员会根据提名票数排序,产生了 "《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 年度文学排行榜 " 入围榜单。
2022 年 1 月 15 日,由《扬子江文学评论》编辑部组织举办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终评会议,会议设南京主会场与线上分会场。终评评委由 23 位全国知名的权威批评家、权威评论刊物主编组成,力求融合、体现职业背景、文学观点、地域、性别、年龄的多元性,以保障排行榜的视野足够开阔、全面。经过严肃、认真的讨论、投票,最终形成了 "《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 年度文学排行榜 "。
"《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 年度文学排行榜 " 榜单
长篇小说(5 部)
1.《秦岭记》贾平凹,《人民文学》2022 年第 2 期,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 年 5 月
2.《不老》叶弥,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2 年 7 月
3.《镜中》艾伟,《当代》2022 年第 2 期,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2 年 5 月
4.《隐秘史》罗伟章,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2 年 5 月
5.《野望》付秀莹,《十月 · 长篇小说》2022 年第 2 期,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2 年 6 月
中篇小说(9 篇)
1.《白釉黑花罐与碑桥》迟子建,《钟山》2022 年第 3 期
2.《棣棠之约》孙频,《钟山》2022 年第 4 期
3.《五湖四海》王安忆,《收获》2022 年第 4 期
4.《突如其来的一切》田耳,《天涯》2022 年第 3 期
5.《河流》胡学文,《湘江文艺》2022 年第 4 期
6.《化蝶》哲贵,《收获》2022 年第 3 期
7.《中关村东路》秦北,《当代》2022 年第 5 期
8.《美味佳药》杨知寒,《山西文学》2022 年第 4 期
9.《明日派对》周嘉宁,《十月》2022 年第 1 期
(注:因票数未过半,空缺一篇)
短篇小说(10 篇)
1.《兰亭惠》潘向黎,《人民文学》2022 年第 3 期
2.《通古斯记忆》王啸峰,《钟山》2022 年第 4 期
3.《飞来飞去》东西,《收获》2022 年第 5 期
4.《漫长的季节》班宇,《十月》2022 年第 3 期
5.《白色猛虎》金仁顺,《万松浦》2022 年第 1 期
6.《云彩剪辑师》李宏伟,《天涯》2022 年第 5 期
7.《我的太太变成了鼠妇》朱婧,《青年文学》2022 年第 8 期
8.《暮色与跳舞熊》鲁敏,《长江文艺》2022 年第 11 期
9.《在阁楼上》艾玛,《小说界》2022 年第 1 期
10.《玛雅人面具》徐则臣,《北京文学》2022 年第 11 期
诗歌(10 首 / 组)
1.《江都的月亮》胡弦,《钟山》2022 年第 3 期
2.《狂歌日记——向杜甫致敬》臧棣,《诗刊》2022 年 2 月上半月刊
3.《在德兴馆(组诗)》朱朱,《扬子江诗刊》2022 年第 1 期
4.《若缺诗章》陈先发,《中国作家》2022 年第 1 期
5.《地方诗(组诗)》陈东东,《草堂》2022 年第 1 期
6.《和友人谈列维纳斯(外一首)》张定浩,《大家》2022 年第 3 期
7.《秋山下(组诗)》育邦,《花城》2022 年第 2 期
8.《待在古层》欧阳江河,《上海文学》2022 年第 8 期
9.《满天星(十二首)》杨键,《山花》2022 年第 10 期
10.《中途(组诗)》王彻之,《扬子江诗刊》2022 年第 4 期
散文(含非虚构)(10 篇)
1.《" 荒林拾叶 " 专栏》王彬彬,《钟山》2022 年第 1-6 期
2.《乖呀乖》万方,《十月》2022 年第 4 期
3.《再访米仓山三记》阿来,《收获》2022 年第 5 期
4.《" 轮到我的时候我该说什么 " 专栏》陈冲,《上海文学》2022 年第 1-12 期
5.《自吕梁而下》李敬泽,《十月》2022 年第 2 期
6.《我们与张洁无法道别》李洱,《小说评论》2022 年第 6 期
7.《" 神农野札 " 专栏》陈应松,《钟山》2022 年第 1-6 期
8.《与大江为邻》南帆,《作家》2022 年第 5 期
9.《大湖消息》沈念,《人民文学》2022 年第 1 期
10.《魏晋风度及避祸与贵人及虱子之关系》夏坚勇,《芙蓉》2022 年第 5 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