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01-15
速读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江苏文化工作这样干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以文化强国先进区建设为引领,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让全省人民享有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1 月 15 日,江苏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南京开幕,省长许昆林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清晰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 " 任务书 " 和 " 施工图 "。干货满满,振奋人心。

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是 2023 年江苏十大重点工作之一,将加快推进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和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讲好在江苏发生的中国故事。

江苏文化强省建设跃上新的台阶

报告对过去五年工作进行了回顾。

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江苏文化强省建设跃上新的台阶。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艺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产业迅猛增长,公共文化设施是实现城乡全覆盖,建成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成为全国示范样本,文明城市数量居全国第一。

未来五年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许昆林提出要着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富有江苏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社会主义文化精品,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深入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建立健全现代文化产业和市场体系,进一步打响 " 水韵江苏 " 文旅品牌,不断提高江苏在国际国内的知晓度、美誉度。

打造新时代江苏文化标识

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了十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是其中之一。

打造新时代江苏文化标识。持续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编制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保护规划,打响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等系列会展品牌。加强革命文物、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健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加快推进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和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讲好在江苏发生的中国故事。

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创新实施 " 双千计划 "" 送戏下乡 " 等文化惠民工程,倡导全民阅读,深化 " 书香江苏 " 建设,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建好用好基层公共文化空间,打造智慧便捷的城乡文化生活圈。深入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办好紫金文化艺术节、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等系列文化活动,培养造就一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不断发展壮大 " 文艺苏军 " 人才队伍。

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打造文化产业基地和特色文化产业集群,扩大对外文化贸易规模,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

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创新开展小剧场建设、乡村旅游、非遗旅游、红色旅游、全域旅游等文旅融合实践,推动文物和文化遗产在有效保护中更加活起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打造独具魅力的江苏文化旅游体验。

《江苏文库》出版超千册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 " 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 ",是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直接领导下,由江苏省委宣传部具体组织实施的一项全省性文化发展战略工程,旨在全面梳理江苏文脉资源,彰显江苏文化标识。

2016 年," 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 " 正式启动,计划用 10 年时间,编辑出版《江苏文库》,预计总数量达 3000 册。在书目编排上,《文库》采用 " 六编 ",分为书目、文献、精华、方志、史料、研究六个部分。

截至 2022 年底,《江苏文库》出版达 1002 册,收录与整理文献 1985 种。

除了纸质图书出版,《江苏文库》的数字化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截至 2022 年底,《江苏文库》数据库共包含影印本图书 557 册(约 50 万张图片)、排印本图书 169 册(总字数约 6300 万字)。读者可以在云端很方便地获取这些海量知识。

文 | 现代快报 + 记者 白雁 胡玉梅 李鸣

图 | 现代快报 + 记者 赵杰 部分为资料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