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3-01-18
驻湛江雷州市附城镇工作队队长袁锦培: 用贴心帮扶 换村民真心认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袁锦培

驻湛江雷州市附城镇工作队队长

派出单位:

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

" 我将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开展好对口帮扶工作,向驻地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 一年多来,我和工作队各位队员的工作得到了父老乡亲的充分认可,特别是脱贫户们,提到南沙来的工作队,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 说起驻镇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以来的感受,驻湛江雷州市附城镇工作队队长袁锦培坚定地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

防返贫,用贴心换真心

在附城镇埔中村有一户脱贫户,家里人口多,劳动力少,妻子身体四级肢体残疾,全家生计都寄托在丈夫一人身上。去年初,袁锦培到这家走访时发现,因为天冷多雨,厨房厕所排水不及时,导致院内积水,院墙坍塌,家中一片狼藉。经过与镇里汇报协调,袁锦培协调资金 6 万余元,迅速完成了改造工程。" 如今,他家的围墙、厨房和厕所都是新建的,门窗粉刷一新,院子都变得敞亮。" 不仅如此,工作队还协调解决这家子女教育补助资金 1.1 万元。无微不至的贴心,换来了村民的真心," 现在只要我上门走访看望,他们一家人都非常激动。" 袁锦培说。

2021 年进驻附城镇后,袁锦培和队员们历时 2 个月,行程 630 余公里,走村串户,深入调查摸清附城镇脱贫户底数。去年 4 月至 9 月底,他又带着队员们对全镇 1664 户 5980 人开展全覆盖针对性走访监测,根据脱贫户的风险类别和发展需要,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仅 2022 年,袁锦培便通过发动个人资源和后方力量,累计筹集社会捐赠资金 14.7 万元,用于退贫户家的房屋改造补助;协调解决监测户的公益岗位就业问题、恢复监测户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为学生发放助学金和生活补助,有效消除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家庭返贫风险。

据了解,附城镇现有 17 户 " 三类人员 " 监测对象,工作队正在会同镇农办对其中 10 户按程序开展核查退出工作,其余 7 户将继续加强监测和帮扶力度。

■袁锦培(左)提出,把请进来 " 察 " 与走出去 " 看 " 作为产业帮扶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种植业,探索致富增收途径。

强产业,探索增收新途径

乡村振兴看产业,怎么把现有的产业做大做强,又如何发掘新的产业增长点?袁锦培提出,把请进来 " 察 " 与走出去 " 看 " 作为产业帮扶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种植业,探索致富增收途径。

南郡村种了 500 亩葛薯,打造 " 一村一品 " 特色农产品基地,但工作队在调研中了解到,当地在葛薯种植过程中出现了裂果、死苗等难题。" 我邀请到华南农业大学姜峰教授团队,到种植现场为种植葛薯把脉开方,手把手为农户指导解决问题。" 袁锦培说,他们计划将葛薯种植基地规模扩大到 1000-2000 亩,逐步建立以现代农业种植为主,以产品深加工为辅,打通销售渠道,以点带面,发展成为具有种植、深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生产能力的现代化综合农业企业。

此外,袁锦培还率队到湛江市遂溪县界炮镇调研圣女果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相关企业,结合附城镇种植条件,投入资金 50 万元,争取资金 30 万元扶持埔西村集约土地 210 亩开展圣女果种植示范基地建设;牵头广州农业公司与附城镇北家村民委员会合作,开展水果玉米标准化、规模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

袁锦培说,据不完全统计,以上三个种植基地去年已为各村及周边脱贫户和低收入群体提供了 7640 余个临时性就业岗位,村民平均日收入为 150 元 / 天,极大增加了周边村民和脱贫户的收入,联农带农作用明显。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杨升华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

相关标签

湛江 乡村振兴 答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