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将至,一些细心的公众发现,1 月 20 日是大寒,1 月 21 日是除夕,1 月 22 日是春节,这三个日子 " 喜相连 "。天文科普专家表示,在 21 世纪这 100 年中,这种巧合仅有 5 次。
1 月 20 日,大寒,这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严冬即将结束,春天就要到来。
1 月 21 日,腊月三十,农历壬寅虎年的最后一天,也称 " 除夕 "。过年最重要的意义是辞旧迎新,而辞旧迎新的日子就在除夕这一天。
1 月 22 日,正月初一,农历癸卯兔年的第一天,也称 " 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团圆是春节的第一主题,也是春节最重要的情怀。
这三个特别的日子今年紧紧挨着,为啥?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解释,节气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即一年当中的 24 个时刻,约定当地球到达黄经零度时为春分,每隔 15 度一个,节气名称来源于我国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活动和气候及物候;农历是按照月相变化周期兼顾回归年制定的。两者虽然遵循的规律不同,但又互相兼顾互为联系,比如,农历的闰月就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来设置的。
太阳到达黄经 300 度时为大寒节气开始,它在公历中的日期基本固定,通常在 1 月 20 日或 21 日,极个别年份在 1 月 19 日,而本就挨着的除夕和春节在公历中的日期却并不固定,就 21 世纪这 100 年而言,除夕会出现在公历 1 月 20 日至 2 月 18 日之间的任何一天,这也导致大寒、除夕、春节 " 喜相连 " 的情况并不常见。
据统计,21 世纪这 100 年中,大寒、除夕、春节 " 喜相连 " 共有五次,分别为 2012 年、2023 年、2042 年、2061 年和 2080 年,这是中国传统历法遵循日月运行规律而形成的结果,个别年份甚至还会出现大寒与除夕同在一天的情形,如 2004 年和 2099 年。
" 不论是哪种情况均属于正常历法现象,都极大地丰富了我们传统节日的内涵,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中国传统历法的相关常识。" 杨婧说。
一审丨编辑 安周霜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值班总编 汪世伟
来源丨新华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