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讴歌红棉精神,喜迎新春佳节,1 月 17 日,《英雄花开——岭南名家画红棉主题展》在高剑父纪念馆和越秀区文化馆同时开展。八十余位岭南知名书画家、百余幅作品以 " 艺术中红棉 " 致敬英雄城市广州,展出时间即日起至 2 月 16 日。
本次展览是岭南美术史第一次全面展示红棉题材作品,从老一辈到年轻画家,展出作品风格各异,其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知名花鸟画家邝文强的《岭南风》和《风骨》也在其中,令人耳目一新。
邝文强 1954 年生于广州,1989 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首都博物馆画院特聘画家、北京荣宝斋画院刘曦林工作室画家、江苏省国画院原特聘画家、新快 Plus 艺术荟画家。1988 年起,先后举办 " 邝文强画展 "、" 邝文强花鸟画鉴赏展 ",获全国、省市美展三等奖、优秀奖、铜奖等奖项。出版有《当代中国画家──邝文强画集》《京穗问道──邝文强画集》等个人作品集。
■邝文强在《英雄花开——岭南名家画红棉主题展》
描英雄风骨,致敬英雄城
有 " 岭南风骨 " 之称的木棉,是岭南众多画家喜欢表现的国画题材之一。此次《岭南风》和《风骨》展出,谈起画红棉的初衷,邝文强说," 红棉花热烈刚直,就像是我的偶像,也能表现我心中的精神。" 所以他画红棉,是画这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和热烈似火的革命精神,他红棉题材的画作还有《大英雄》《南风》等。
■岭南风 138cm×69cm 2021 年
初看《岭南风》总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这正是此画微妙的层次感。对此,邝文强笑着说道," 背后的瀑布向下奔涌,冲到下方便会产生许多雾气,水汽上升,于是下方的红棉更加模糊,越往上越清晰。画中枝干横陈、主干未画、小枝下垂,留给大家更多的想象空间,这就好像是‘画外画’。" 他说,其中表现的是瀑布飞泻的气概,更突出红棉树高耸挺拔的姿态和面对困境不畏惧的精神。
■画家邝文强现场介绍画展作品《岭南风》
邝文强的画作给人的感觉是自然的、灵动的,有着野外的自由气息。
《风骨》中的疏密深浅也同样别有韵味,高剑父纪念馆馆长李琰认为邝文强笔下的红棉《风骨》显然是当代人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形制,进行析解之后的再构,他说," 邝文强首先采用两重 S 形构图叠加的方式,表现出作品的空间感和节拍感,演绎出铿锵有力的二重奏。他有机地拆分了‘转与折’,淡化‘转’,强化‘折’,前景花枝处处折转有度,不但使画面充满现代构成的趣味,也必然使得画面充满力度和阳刚,画面自然也呈现出点线面的多维变化。" 同时更让人关注的是对于花朵的刻画,信笔点染,疏密、深浅、干湿得当,意趣横生。
■风骨 138cm×69cm 2022 年
这两幅画别具特色、风格鲜明,令人想起《木棉花歌》中 " 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 " 的英雄形象。这也是邝文强所想要画出的心中的红棉,致敬英雄城中英雄的人民,面对困难依旧向善向美。
以生活入笔,展万物风姿
除了红棉,邝文强极擅山水花鸟画,有着独到的玲珑巧思。
" 我不只是画画,我是在写诗、写散文、写一个故事。" 邝文强说,他的画总体上讲究意境,细节上更有呼应,除了画画的技法,更追求不一样的表现力。
邝文强平时喜欢跑步,许多绘画的灵感也由此而来。
有一天早上晨跑的时候,他突然在绿道树丛中发现了一些不知名字的野花,还发现了童年记忆中的马尾草,大约 60 厘米高,通体碧绿,还未开花,让他回忆童年时代的田地和鱼塘,他带着这一株平平无奇的野草回了家,从 4 月到 5 月,每天浇水、观察,一直培育到高达 1 米、开出小花,搬上了画台,成了他的画。
这幅画一眼让人觉得栩栩如生、动静相宜。
马尾草细节形象、乱中展现生命力,飞鸟姿势生动,细看之下还有与下方小螃蟹的故事与情景。" 为什么我要养一个月才下笔,因为要每天观察细节,了解其生长特性和姿态变化,更好地创作。" 邝文强愿意下功夫、花时间,为的是画出他心中的 " 带有情绪性的、自然的花鸟画。" 于是他笔下的马尾草 " 活 " 了,有了生存的毅力和精神,有了童年中小螃蟹与鸟雀的相互联系,他还一边比画着一边告诉记者画中的 " 小玄机 ":诸多视觉中的 " 三角 ",让画面更 " 稳 "。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山一水都是诗,这是人们对邝文强画作的印象,他的作品画中有诗,具有浓郁的岭南特征,作品曾被北京荣宝斋画院、首都博物馆画院、银川市美术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国家档案馆,澳大利亚国土部、香港特区地政总署、香港大学、澳门特区政府、加拿大驻广州前总领事刘兆珩先生等机构和友好人士收藏。
" 把物象拟人化 " 是邝文强一贯的创作手法,他认为要想创作有深度、能打动人、寓意深刻的好作品离不开生活经历和绘画素养,他喜欢诗意地去构思作品,同时不让任何外物去限制笔触,绘画时," 草稿 " 打在心里,诗意却透纸而出。
作品欣赏
■秋风 60cm×60cm 2018 年
■春来了 138cm×68cm 2020 年
■清风雅韵白鹅闲 69cm×136cm 2018 年
■《鸟儿声声喜报春》138cm×69cm 2018 年(北京荣宝斋画院收藏)
■琉雀依依恋秋阳 69cm×138cm 2017 年
采写:新快报记者 林翠珍
图片:受访者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