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3-01-20
提振信心力促经济回稳向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近期,随着省级两会的密集召开,各地 2022 年经济发展 " 成绩单 " 与 2023 年 " 路线图 " 也陆续揭晓。

从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来看,稳增长、扩内需、强信心成为关键词,29 个省份把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 5% 左右甚至更高,并将拿出 " 真金白银 "" 真招实招 " 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迎难而上稳定增长

刚刚过去的 2022 年,经济运行面临严峻挑战。各地迎难而上稳增长,全力以赴拼经济,想方设法稳就业稳物价,经济发展在多重压力下总体保持恢复态势。

比如,2022 年,山西多项预期性指标创历史最好成绩,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目标,预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4.5% 左右;上海全市生产总值突破 4 万亿元大关,预计达到 4.45 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17.8 万元左右。

经济大省是国家经济发展的 " 顶梁柱 "。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 6 个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占全国的 45%,市场主体数量占全国四成以上,贡献了 40% 以上的就业,进出口和利用外资都接近全国的六成。

从东部经济大省的政府工作报告来看,2022 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 12.8 万亿元,5 年跨过 3 个万亿元级台阶、年均增长 5%,连续 34 年居全国首位;江苏 2022 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 12 万亿元,全省地区生产总值 5 年跨越 4 个万亿元台阶、年均增长 5.5% 左右;山东地区生产总值 5 年连续跨上 2 个万亿元大台阶,预计 2022 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4% 左右;浙江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统筹打好疫情防控、稳进提质 " 组合拳 ",预计 2022 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3% 左右。

中部经济大省河南过去 5 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6 万亿元,工业增加值突破 2 万亿元,进出口总值超过 8500 亿元。西部经济大省四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通过艰苦努力,全省经济运行走出一条从震荡下行到快速回升的坚强曲线。5 年来,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连跨 2 个万亿元级台阶,超过 5.6 万亿元,稳居全国第六位。

发展目标稳中有进

目前,31 个省份已披露 2023 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其中,海南提出 2023 年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目标为 9.5% 左右。西藏紧随其后,为 8% 左右。江西、新疆均为 7% 左右,安徽、湖北、湖南、宁夏为 6.5% 左右,重庆为 6% 以上。9 个省份目标增速为 6% 左右,分别是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福建、四川、贵州、云南、内蒙古。河南、甘肃为 6%,上海为 5.5% 以上,广西、陕西为 5.5% 左右,辽宁、浙江、山东、广东为 5% 以上,江苏、青海为 5% 左右。此外,北京 2023 年预期增长目标为 4.5% 以上,天津为 4% 左右。

部分省份对经济增长目标进行了阐释。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安排在 4.5% 以上,兼顾需要与可能,与 " 十四五 " 规划纲要目标有机衔接,也有利于引导各方把精力集中到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上来。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6% 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是一个为完成中长期目标奠定基础的增速,有利于更好落实国家战略、扛起大省重任,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认为,各省份设定的增速目标,体现了经济大省和有条件的省份勇挑大梁,力争为全国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打好基础开好局的担当。同时,也说明当前经济运行保持恢复和回稳态势,各地区正抓住机遇期、攻坚期奋力冲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此外,也统筹兼顾考虑到促进经济运行加快回归合理区间的要求、完成 " 十四五 " 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要求、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运行和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坚持底线思维为各领域发展提供有效支撑的要求。

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 各地经济工作的重点难点,依然在全力扩大社会有效需求,特别是积极扩大国内需求。" 庞溟认为,预计下一阶段各地区的经济工作应是稳定市场主体信心和居民部门预期,扩大国内需求,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消费复苏,增强经济内生动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华泰资产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表示,未来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主要的着力点是消费,政策支持的重点也应从 " 以扩大投资为主 ",逐步转向 " 以扩大居民消费为主 "。为此,地方政府应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更能解决眼前困难和带来长远收益的地方去。此外,尽快下大力气稳定房地产市场也是地方政府稳增长的有效抓手,可以着重从改善住房消费条件入手,加大鼓励购房力度。

多个省份把扩大内需特别是促进消费恢复作为政策重点。比如,福建提出,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海南提出,力争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 20% 和 25%,离岛免税购物销售额突破 800 亿元。河南提出,鼓励新能源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出台智能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消费的补贴政策,开展各类促销活动,促进商贸、餐饮、住宿、文旅等行业尽快恢复。

在稳投资方面,山西提出,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数字经济发展、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农业特优发展等方面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支持企业加快技术升级改造。江西提出,促进投资扩围增效,实施省大中型项目 3527 个,年度投资 1.56 万亿元左右,建成昌景黄高铁、九江高铁枢纽、南昌现代职教城等项目,力争鄱阳湖水利枢纽早日开工。

" 投资已成为助力各地经济增长的主要着力点和托底经济的主要手段,预计产业转型、创新驱动发展、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领域的投资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庞溟表示,在强调扩大有效投资、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平台合理融资需求的同时,应当注意部分地区的财政承压问题与债务风险分化问题。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停步。湖南提出,加快融入共建 " 一带一路 " 高质量发展,谋划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力争实现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实际到位内资 " 三个 10%" 的增长目标。浙江提出,千方百计推动外贸平稳增长,确保出口占全国份额保持在 14.5% 左右。强化外资招引服务,力争实际使用外资突破 200 亿美元、制造业使用外资占比 27% 以上。

多个省份强调,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预期是先导指标,信心是前置条件。加快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提高政策的稳定性、可预期性和透明度,将进一步增强经济内生动能、巩固经济恢复基础。" 庞溟表示。

一审丨编辑 安娜

二审丨值班主任 郭俊宇

三审丨值班总编 汪世伟

来源丨经济日报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