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春节档,影院重归热闹,各大影片交互角力,八方观众竞相围观。这种场面,久违了。
恍然想起三年前的春节档,疫情袭来,恍然失措。在这场世纪疫情下,江苏电影走过了三年。
我们跌跌撞撞,我们兜兜转转,我们曾经为过往的不确定迷茫,也在心潮逐浪高中,撞开了新一年的大门。
江苏电影,人间世,我们一同经历,感同身受。
我们细细打量着这三年的变迁,以九个维度的点与面,讲述光影轮转。
疫情
从未想过,我们的生活和电影一样,也会按下 " 暂停键 "。
2020 年春节,疫情暴发,让据称能拿下 120 亿票房的 " 史上最强 " 春节档被迫归零。1 月 22 日,武汉因疫封城,江苏影院全域关闭。
经过 2021 年,进入 2022 年,情势依旧严峻。
江苏全省各地影院,在疫情的反复中何以为继?千千万万电影业从业者,何以养家?作为 GDP 增长支柱的第三产业,又将因此遭受多么巨大的损失?
江苏电影业能否渡过难关、持续发展,是需要政府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应对的难题。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欣慰的是寒冬中,仍有人抱薪,有人坚守,有人发光,只是等待着朝阳喷薄而出。
渡与自渡
情势再三逼人,纾困,时不我待。在如此背景下,江苏开启 " 加速度 ",因地制宜果断打出 " 组合拳 "。
2020 年 2 月 19 日,八部门联合发布 " 苏影十条 ",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出手助力电影业渡过难关,先行先试为电影业应对疫情影响、促进行业蓄势复苏提供了 " 江苏样本 "。
3 月 2 日,江苏省电影局、省财政厅共同发布《关于做好电影贷款财政贴息工作的通知》,更进一步细化落地。
同年 3 月 25 日,在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电影局指导下,江苏省信用再担保集团、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联手推出 " 苏影保 ",设立专项额度 10 个亿,单户最高 200 万,为列入 " 白名单 " 的电影企业提供无抵押信用贷款服务。
江苏纾困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持续地为饥渴的电影业输送 " 长流水 "。
2022 年上半年,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有效应对疫情冲击," 苏大强 " 再度出手。4 月 17 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有效应对疫情新变化新冲击进一步助企纾困政策措施的通知》,在全国首次明确将电影、新闻出版等行业纳入省政府支持范围。
2022 年 4 月 27 日," 苏影保 " 升级为 " 苏影保 2.0",引导金融 " 活水 " 流向各类电影市场主体,加速行业复苏、加速市场重振。
5 月 19 日,省委宣传部、省电影局、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等 13 个省级相关部门及 13 个设区市委宣传部联合推出《关于我省电影行业相关助企纾困政策的服务指南》,这是全国电影行业唯一个、全省各行业第一个可落地、可执行、可实施的服务指南,助企政策力度、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充满渡与自渡的智慧。
2023 年 1 月 16 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若干政策措施》,令广大电影人心情为之一振的是,其中同样有多条内容涉及电影业。仔细分析可知,相关政策举措,目的是通过轻税簿赋、金融支持、优化服务助力业界休养生息、蓄能发展,激发电影行业的活力和信心。
一张电影票
" 我现在特别幸福!" 手持电影票的南京女孩顾晓丹喜不自胜。
当时,在经历了一轮长达近 180 天的影院停业后,2020 年 7 月 17 日晚 7 点多,她抢到了复业之后的第一张电影票。
顾晓丹是不折不扣的影迷,在电影院受疫情影响关闭之前,自己平均每两周就会进一次电影院,就连出门旅行都会先打卡当地的电影院。当她收到可以买电影票的推送通知后,毫不犹豫就下了单。
影城工作人员依然记得这个女孩,当她打电话通知这位幸运观众,买到了南京影院复工后售出的第一场电影票时,电话那头缓了许久才平复了激动的心情。
由于太着急,家住江宁的她,居然买到了远在六合区的票,不过她却不以为意。在转了几趟地铁、花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后,她终于如愿以偿地看到了电影。
" 作为一个电影爱好者真的很开心,我取了票就把它放到了自己的钱包里,会好好珍藏。" 顾晓丹的笑容定格了一个影迷最纯粹的美好。
三年里,随着疫情的反复,影院多次停业、复业。
这 " 第一张电影票 " 的含义渐渐地没有那么特别了,但相信对她,依旧珍贵。对更多的江苏影迷来说,爱电影,一如既往。
只要电影院开门,只要有好电影,他们一定会去。
江苏出品
2021 年全省电影工作会议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江苏开启电影强省建设新征程。不论是前一年江苏省电影集团揭牌成立,还是这之后的一年 " 光影江苏 " 全媒体平台正式运行,江苏电影的雄心与决心重来没有改变过。
而打造江苏出品,是开启电影强省建设新征程上的必经之途。
好电影诞生的第一步,是一个好剧本。自 2020 年 8 月起,江苏连续三年打造 " 江苏青年电影编剧集训营 ",为江苏电影培育造就了一批德艺双馨的电影人才,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
连续三届的江苏省优秀电影剧本征集活动,更是掀起热潮。自 2020 年以来,共征集了近千部作品,评选出 17 部优秀、创意电影剧本。《腌笃鲜》《较量》《西施笑》《落花满天蔽月光》等近 10 部已经备案立项或找到投资方。
2020 年 11 月,江苏重磅打造的战争电影《解放 • 终局营救》斩获了金鸡奖 " 最佳美术 " 奖。
2021 年 12 月,江苏出品《守岛人》斩获了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2022 年 12 月,该影片又获得了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 " 五个一工程 " 优秀作品奖。
2022 年,江苏继续坚持突出大主题、大时代,用心用力服务做好国家重大电影落地项目,全力推出祖国统一题材影片《澎湖海战》、重大历史题材影片《战争 1840》、一带一路题材影片《狂爆》、和平发展题材影片《郑和下西洋》,认真组织创作生产科幻题材影片《飞向开普勒 22B》、大国外交题材影片《再见达瓦里希》,精心打造红色题材影片《觅渡》。
红色
" 我的父亲、母亲都参加过这场光荣的战争,我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影院里,一个叫赵晓飞的男人泪流不止。
这一幕发生在 2020 年 10 月 20 日。当时," 英雄之战!热血重温!新中国第一部抗美援朝电影《上甘岭》4K 修复版专场放映 " 在南京举办。
2020 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这场放映便是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而举办。同时,这也是《上甘岭》4K 修复版在全国的第一场放映,现场观众也是全国第一批看到该版本的影迷,赵晓飞正是其中之一。
观影过程中赵晓飞几度抽泣:" 小时候我也看过《上甘岭》这部电影,但只记得吃苹果、喝水的片段。今天再次观看,看到他们的战斗是那样艰苦艰辛、卓绝与壮烈,时刻让我感动。"
影厅里,在场观众纷纷起立,伴随着熟悉的旋律,一起合唱了这首《我的祖国》,有不少观众唱着唱着就感动落泪。江苏影迷的那一抹鲜亮的底色,是中国红。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2021 年 4 月 20 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电影局等八部门联合推出 " 四史 " 教育电影课。
活动期间,江苏全省 13 个设区市共放映 " 四史 " 教育电影课 4852 场,吸引超 27 万人次的党员和群众走进影院重温党史,江苏各地燃起红色光影之火,为观众带去了太多温暖与感动。
2022 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2022 年 7 月至 2022 年年底,江苏省开展 " 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 迎接党的二十大优秀影片展映展播活动,重点展映展播党的十九大以来的 20 部优秀影片,生动展现新征程新气象,大力奏响新时代光影颂歌,为影迷带来光影力量。
文化大餐
2021 年 4 月起," 永远跟党走——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 " 百片千村万场 " 公益电影展映活动,在全省全面开展。
截止到 2021 年 12 月 15 日,在全省农村地区开展了近 62675 场主题放映,观影群众超过 600 万人次。
2022 年,江苏开展优秀影片基层 " 五进 " 展映活动 , 推动迎接二十大优秀影片进社区、校园、军营、企业、工地。全省放映 1500 场,观影 22 万多人次。
截至 2022 年 9 月底,农村公益电影放映超 14 万场,全省室内放映点已建成 7640 个,覆盖率达 55%,其中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的 6899 个,进一步改善农村观影条件,为人民群众带去丰富的文化大餐。
"《红海行动》《中国医生》《战狼 2》,我们看了好多电影!" 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电影总是温暖人心的存在。为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让村民们在家门口更舒服地看到更多好电影,江苏农村放映工作不断优化升级,从满足村民精神需求的优质片源,到惠农惠民的科教专题片放映,一步步为村民们的幸福 " 加码 "。
在泰兴市滨江镇中港村,村民们通过菜单式服务方式,在微信群投票选出自己喜爱看的电影,足不出村也能看新片大片。
淮安市洪泽区西顺河镇于圩村广场上熙熙攘攘,大家纷纷搬来小板凳,在凉爽的秋风下度过了浪漫的电影之夜。
在扬州市甘泉街道焦巷村,看场露天电影已经成为村民们的日常。很多年龄大的村民,平时只能在家看电视。但有了电影,夜生活一下变得丰富起来。观影中,焦巷村的党员志愿者和网格员还暖心地为村民提供茶水服务,村民一边喝着茶,一边看电影。
在淮安涟水县,定期公布放映计划和影片简介,利用村广播站、公示栏、现场宣传、电话联系等方式,让群众选择喜欢看的电影,进一步扩大农村电影知晓率,让更多的群众得到家门口的实惠 ……
以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为目的,电影,用自己的独特魅力,点亮村民们的夜生活,给百姓带来文化获得感。
烟火气
这三年,最不舍的是烟火气。
这人间烟火来自城市,来自每一家在坚守甚至新生的影院。
2020 年,江苏全省新增影院 111 家,影厅 631 块。2021 年,全省新增 134 家,影厅 746 个。2022 年,全省新增 64 家,影厅 350 个。3 年来,全省共新建影院 309 家,占同期全国新建影院数的 10.9%,位列全国第一位。
这人间烟火来自乡野,来自村镇,来自我们热爱的脚下的这片土地。
2020 年,江苏新增乡镇影院 54 家,银幕 206 块;2021 年,新增乡镇影院 62 家,银幕 226 块;2022 年,新增乡镇影院 28 家,银幕 118 块。3 年来,全省乡镇影院数量增长 55.4%,覆盖率由 18.0% 提升至 33.7%。
在困境中坚守的乡镇影院逆势而上,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奇迹
面对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电影真的很难,也真的很拼。幸而,爱电影的江苏影迷一直都在。
2020 年江苏全省票房 18.36 亿元,全国占比 9%、放映 518.39 万场、观影人次 5142.12 万。从票房排名来看,江苏已经连续 8 年位居全国第二,13 个设区市全部进入全国电影票房百强名单," 票仓 " 地位稳固。
2021 年春节档,江苏迎难而上,再次发力,全省电影票房产出超 8.66 亿,以全国票房第一的出色成绩,拉开了电影发展的新篇章。纵观 2021 年度,中国电影总票房达 472.58 亿元,居全球第一,其中江苏贡献了超 43.22 亿元。
2022 年,江苏影迷的热情点燃了严严寒冬,为江苏电影迎来了 " 开门红 "。春节档江苏票房与观影人次两项数据均居全国第一位!而且全省 13 个设区市全部进入全国城市票房 70 强。这一年,江苏年度总票房 30.1 亿元(含二级市场),全国占比首次突破 10%,达 10.01%。
开放交流
这三年,江苏的电影,江苏的观众在交流互鉴中开阔视野,进一步坚定了文化自信。2021 年 10 月 15 日晚,"2021 年致敬经典 · 国际修复电影展 " 在苏州 5 家影院同步首映。展映影片囊括了国产佳作《盘丝洞》、英国经典《相见恨晚》,说西班牙语的《我是古巴》到说法国话的《虎口脱险》…… 文明互鉴,蔚为大观。
2022 年 7 月 16 日,一场声势更为浩大的 " 相约香江 · 香港经典电影展映 " 活动在苏州正式启幕。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香港电影发展局主席王英伟等在启动仪式上视频致辞,甄子丹、郭富城等 10 位香港著名电影人共同表达了合作期盼,希冀进一步加深苏港电影交流。
同年,2022 年致敬经典 · 国际修复电影展启幕,展映 7 个国家 12 部影片 50 场次,上座率超 50%。博洛尼亚电影资料馆馆长和戛纳国际电影节、香港国际电影节、旧金山无声电影节负责人在修复展上视频致辞。
这年夏天," 非遗 " 纪录电影《天工苏作》还登陆海外主流院线,带着中国的绝美非遗扬帆出海。
纵观三年来影院中热映的电影,总少不了江苏的身影。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在义无反顾的前行中,江苏电影迎来新的一年。
2023 春节档的热闹,并不是偶然,更是江苏电影,乃至全国电影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们经历了风雪,
所以更理解激流勇进的可贵。
我们见过了凡人微光,
于是更坚信下一个暖春的到来。
何妨吟啸且前行。
江苏电影,明天会更好。
现代快报 + 记者 郑文静 王子扬 李鸣 李艺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