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月 22 日,游人在南京老门东景区赏灯游览。新华社发 苏阳 摄
时隔两年,在广州工作的长沙市民张先生踏上期盼已久的回家过年旅途。出站后的第一件事就是 " 打卡 " 家乡奶茶品牌茶颜悦色。在店员的推荐下,他买了冬季新品 " 三层被 ",开心地发了朋友圈:" 回家了!目标:好好陪家人,吃遍家乡美食。"
" 门店客流量和平时相比翻倍增长。" 茶颜悦色高铁南站店店长陈坤和他一样开心。
今年春节是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春节 " 返乡潮 " 叠加各地出台的刺激消费政策,使得兔年春节的旅游、消费市场更为火热。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初步分析研判,春运期间客流总量约为 20.95 亿人次,同比增长 99.5%。记者发现,兔年春节期间,围绕冰雪消费,北京、天津、黑龙江等地相继举办冰雪欢乐购物季、冰雪消费节、冰雪艺术嘉年华等活动;围绕年货节礼,浙江、广东、广西等地举办年货节、年货展销、年货集市等;围绕品质生鲜、应季服饰、汽车家电、年夜饭等当下消费热点,上海、辽宁、重庆等地举办暖冬消费季、欢乐跨年购、迎新购物季等综合性活动。
■ 1 月 22 日,游客在福建福州三坊七巷南后街游玩。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 出行便利、线下消费场景复苏,为兔年春节增添了喜庆氛围。" 携程研究院行业分析师方泽茜认为,春节假期消费有望成为中国疫情防控转段后的第一波消费高峰期。
携程平台的数据显示,截至 1 月 20 日,春节期间度假玩乐旅游产品预订量同比增长 372%,人均旅游花费同比增长 14%。
以湖南旅游市场为例,1 月 21 日至 23 日,全省共纳入假日统计监测单位 925 家,累计接待游客 263.11 万人次,同比增长 96.60%,实现营业收入 26045.2 万元,同比增长 65.66%,回暖效果明显。
来自湖北十堰的罗晓忆一家特地来到古城西安体验年味,他们在钟楼、城墙、大唐不夜城等景区游玩,还购买了皮影、石头馍等纪念品。
" 往年都有两次以上的出游计划,前两年因为疫情都没成行,今年决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罗晓忆说。
西安城墙景区新闻发言人白一雯说,除了举办灯会,西安城墙还推出专属新春文创大礼包和《长安 · 永宁》《唐妆魅影》等 10 余场互动演艺,丰富春节期间的游客体验。
农历腊月二十八至除夕夜,广州有 " 行花街 " 的传统,以求来年行好运。
兔年春节,广州线下花市时隔三年后回归,带动了客流与消费热潮。数据显示,19 日至 21 日,广州市 2023 年迎春花市期间,全市线下传统迎春花市共接待消费者约 392.5 万人次,销售额约 1.44 亿元,相比 2019 年增长 19.3%。
节日期间,各地线下餐饮生意加快恢复。北京、上海、武汉、济南等地知名老字号饭店年夜饭预订火爆,部分饭店预订量同比增长 1 倍以上。一些餐饮企业还推出送餐到家、大厨上门等服务,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
美团数据显示,截至 1 月 16 日," 年夜饭 " 主题堂食套餐线上订单量周环比增长 118%。
坐标长沙的 " 中华老字号 " 火宫殿今年不仅推出三鲜全家福、五圆整鸡等传统热销年饭菜,还创新推出了兔子造型的玉兔包点心以及寓意福禄寿喜的四喜饺子。
长沙饮食集团火宫殿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后长说,火宫殿除夕当晚包间全部订满,大厅预订超过一半以上。
观看电影是不少人的春节休闲方式。今年春节档 " 热闹非凡 ",《流浪地球 2》《满江红》《无名》《深海》等多部影片上映。数据显示,截至 1 月 24 日,春节档总票房已突破 30 亿元。
国际客运航班也在逐步恢复。1 月 18 日,南航 CZ6066 从吉隆坡飞往长沙的航班落地。43 岁的旅客韦丽瑶带着儿子一起回国,准备在长沙转车去湖北和孩子的爷爷奶奶一起过年。
■ 1 月 20 日,市民在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和阳镇年货集市购买节庆饰品。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 时隔三年终于回家了,很幸福!这次回来还打算和家人一起出去旅游。" 韦丽瑶说。
"20 日 0 时至 23 日 24 时,我们查验出入境人员 900 余人次、航班 15 架次。除夕当天是国际(地区)航班全面恢复后客流高峰。" 湖南边检总站长沙边检站执勤三队政治教导员孙伟说。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分析评估,预计 2023 年春节假期全国口岸出入境人数日均将达到 60 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约 2 倍。
美团研究院副院长厉基巍认为,兔年春节期间,本地、异地消费双双增长,优质供给持续发力,服务零售呈现供需两旺新趋势。
接受采访的各方人士普遍认为,今年春节假期有望拉动餐饮、旅游、出行、休闲玩乐等多板块消费快速回暖,为提振全年经济开好头。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