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01-30
铁路巡线工两年测量钢轨160千米,开“处方”整治病害100多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何兵 记者 刘伟娟)手拿道尺,一步一弯腰,巡线工王科霖开始测量轨距水平。每测量出一个数值,就用石笔写在钢轨底部 ……1 月 30 日 7:40 至 8:30 天窗作业时段,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南京桥工段青工王科霖和师傅们紧张、有序地对南京东机车整备库的机车走行线线路道岔进行检查。

△王科霖在作业中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王科霖今年 24 岁,2023 年春运是他工作后的第二个春运。2021 年,王科霖毕业于华东交通大学,进入铁路部门工作。" 要干一行爱一行,养护好线路,确保春运列车安全畅通!" 带着父辈的叮嘱,王科霖节后按时返回工区,投入节后春运工作。

" 春运期间,旅客列车开行增多,每天进出整备库火车头有 168 辆次,道岔设备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火车头进出库的安全。" 王科霖说,巡线工必须要找准道岔病害,开出正确的整治 " 处方 ",交给维修人员处置,才能提升道岔质量,保障火车头安全出库,牵引列车多拉快跑。

" 科霖,这段线路的轨距我目测可能有些问题,你再用工具测量一下。" 听工长王家林这么说,王科霖立马弯下腰,把道尺搭在两根钢轨上开始测量。" 轨距 1438 毫米,较规定尺寸多 3 毫米,需要进行整治。"

由于春运期间开行列车多,天窗作业时间较平时被压缩半个多小时,所以,王科霖的弯腰频次也比平时快了一些。节后的南京野外温度较低,线路上无遮挡,凛冽寒风吹红了王科霖的耳朵和脸颊,他丝毫没有在意,全神贯注地进行测量作业。

巡线工工作看似简单,要想干好实则不易。" 科霖,线路设备检查工作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容不得半点差错。线路病害找不准,错开‘处方’,就会造成有害作业,造成材料、人工等浪费,严重时还会影响列车运行安全。" 工长王家林朴实的话语,让王科霖深感工作责任重大。

△为了掌握巡线要领,王科霖认真学习

为了掌握巡线要领,王科霖积极参加铁路专业培训,查阅学习国内外技术资料,日复一日地在两条钢轨上操作试验,潜心钻研测量技术。每一次测量作业,他都会记录下角度、平直度等数据,一年下来,笔记记了厚厚的两本,逐步掌握了把测量精度控制在 1 毫米的方法,并熟练掌握瑞邦检测小车的操作,道岔检查、划撬样样精通。

" 用道尺测量轨距需要来回微微移动,戴手套会影响手感和测量精度,所以即使天再冷,我们也要脱掉手套作业。" 由于长时间在室外寒冷的环境中徒手作业,王科霖的两手冻得僵硬通红。为了不影响作业,他在双手冻僵时,就把手捂在嘴上,用嘴里呼出的热气暖和双手。

40 分钟左右,约 1 千米长的线路轨距、水平测量完毕,王科霖稍微直下腰,继续检查道岔的高低、方向等,并精准开出了 " 整治处方 "。

据悉,参加工作两年来,王科霖测量的钢轨线路长度达 160 千米,发现整治各类病害 100 多处。春节假期结束了,但春运还没有结束,无数像王科霖一样的铁路巡线工奔波忙碌在线路上,用工匠般的执着为铁路安全保驾护航。(通讯员供图)

(编辑 王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