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01-31
快报大健康丨“阳过”后,要当心这些皮肤病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 " 阳过 " 之后,皮肤问题接踵而至,这两者究竟有没有关联?近日,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皮肤科主任马小玲,她提醒,新冠感染可能引发 6 种皮肤问题,如果市民有相似情况要及时就医。

红斑发疹型和麻疹型皮损

马小玲介绍,红斑发疹型和麻疹型皮损是和新冠病毒感染有关的,最常见的皮肤表现,通常继发于病毒感染引起的过敏反应。

皮损多分布于躯干和四肢,部分累及面部。多表现为红斑、斑丘疹或丘疹,伴或不伴有瘙痒。一般情况下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药膏及口服抗组胺药对症处理,部分皮损可自愈。

荨麻疹型皮损

荨麻疹型皮损是新冠感染引起的相对比较常见的皮肤表现之一,发病可能和病毒感染或 " 细胞因子风暴 " 有关。皮损通常分布于躯干或四肢,亦可遍及全身。皮损表现为典型的风团或血管性水肿,伴有较明显的瘙痒。

口服抗组胺药对症处理,严重者(伴胸闷、呼吸困难等系统症状)需要去医院就诊进一步检查,必要时口服或静滴糖皮质激素治疗。

水疱、水痘样皮损

对于一些患者出现的水疱、水痘样皮损,马小玲表示可能和免疫系统过度激活有关,通常多于新冠感染后 2 周左右出现皮疹。常分布于躯干、四肢,表现为红斑基础上散在的水疱,可能会同时出现血疱及大疱,伴或不伴瘙痒、疼痛感。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药膏等对症处理。

多形红斑样皮损

这种皮损表现为靶形红斑,中间可有丘疹、水疱,通常无明显症状,部分可有瘙痒。轻症者可局部外涂糖皮质激素药膏及口服抗组胺药处理,严重者需要去医院就诊排查及治疗。

冻疮样皮损

此种皮损虽然形似冻疮,但与寒冷刺激无关,可能与新冠感染引起的血管病变有关。冻疮样皮损常表现为肢端红斑,伴或不伴肿胀,严重者可出现水疱、大疱。常分布于手指、足趾、足背外侧。一般具有自限性,持续时间约 1 至 2 周。注意保暖,可外用肝素、糖皮质激素药膏。

网状紫癜、网状青斑样皮损

网状紫癜、网状青斑样皮损可能和新冠感染导致的高凝状态、炎症性血栓、血管病变有关。多见于重症、老年患者,多发于四肢。

临床表现为网状青斑、网状紫癜样等皮损,严重者可出现坏死、结痂。马小玲提醒,轻症者可常规对症处理,严重者需要去医院进一步检查,警惕和预防系统性血栓事件的发生。

新冠感染间接导致的皮肤疾病

除以上提到的异常皮肤表现之外,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由于免疫力下降还可能会间接诱发其他病毒感染激活,比较常见的是单纯疱疹病毒活化、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激活导致单纯疱疹复发、带状疱疹发病增加。

药疹亦是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较为常见的一类皮肤病,是机体对治疗药物的过敏反应。临床表现多样,分为普通型和重症型,此类病情发展至重症型后较为凶险,有一定的死亡率,需尽早至医院就诊。

通讯员 王凝嫣 现代快报 + 记者 安莹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