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文脉 2023-01-31
一只兔子的文学之旅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三千多年前,《诗经》中诞生了一只逍遥自在的 " 有兔爰爰 ",自此,这只兔子开启了它的文学之旅。

它是文艺兔,穿梭在四大名著中;它是打工兔,千年捣药忙不停;它是全能兔," 拔毛做笔 " 奉献光热 …… 跟着文脉君,一起寻找兔兔的故事。

《诗经》之中,有兔爰爰

雪白、可爱、柔弱,兔子为啥总是给人好欺负的感觉?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关兔子的诗篇,或许能找到答案。

兔罝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

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兔罝,施于中林。

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 兔罝 " 是指捉兔子的牢笼、陷阱。精巧的陷阱要用上好的木材打造,把它搁在山岔路口、密林之中,小兔子一定会落网。

《苍鹰攫兔图》(明)张路

南京博物院藏

其实,诗歌中的捉兔子与兔子无关。诗里的 " 兔罝 " 是一种起兴,指可以陷敌人于死地的利器。而这利器的 " 赳赳武夫 ",就是公侯大人的干将和心腹,正是诗人所歌颂的对象。

虽然诗人意不在说兔,但兔子柔弱、易捕的形象,油然而生。天下的兔子看到这首诗估计都会伤心,这不把我的弱点昭告天下了吗?

瓠叶

幡幡瓠叶,采之亨之。

君子有酒,酌言尝之。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

君子有酒,酌言献之。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

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有兔斯首,燔之炮之。

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看着诗,画面浮现。主人斟满美酒,端起酒杯,用浑厚优美的嗓音唱起了这首《祝酒歌》。" 采来茂盛的葫芦叶,把它做成美味的菜肴;打来一只肥大的野兔子,把它架在火堆上烤起来 ……"

可怜的兔子," 炮之燔之 "" 燔之炙之 "" 燔之炮之 ",翻来覆去就是在说这只烤兔子有多香,炫耀自己打猎本领多强。作为兔子,真的摆脱不了成为猎物的命运吗?

兔爰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

我生之初,尚无为;

我生之后,逢此百罹。

尚寐无吪!

有兔爰爰,雉离于罦。

我生之初,尚无造;

我生之后,逢此百忧。

尚寐无觉!

有兔爰爰,雉离于罿。

我生之初,尚无庸;

我生之后,逢此百凶。

尚寐无聪!

《兔爰》中,兔子悠然自得,诗人凄惶无助。" 爰爰 " 意为 " 缓缓 ",兔子逍遥自在,而邻居山鸡就没这么幸运了," 雉离于罗 ",陷入罗网之中,就要任人宰割。

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想到了什么?想到了自己的身世:"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

在他出生之前,世道就像这只幸运的兔子,一切都很好。但他来到这人世间,偏偏就遇到这么多磨难,生活就像这只倒霉的山鸡。

" 尚寐无吪!" 作者感慨,啥也不想说了,一觉睡到自然醒,彻底躺平做个逍遥兔子吧!

频繁闪现的文艺兔

兔子也频繁地出现在各大文学作品里,它们或可爱、或灵动、或美味。收录在《江苏文库》中的《红楼梦》多次写到兔子。

第五十三回,乌进孝到宁国府交租,长长的礼单中就有 " 野兔二百对 ",另外他还孝敬府里哥儿姐儿一些小东西,包括 " 活白兔四对,黑兔四对 "。

大户人家里,兔子不仅可以做美食,还可以成为宠物小精灵,陪伴公子小姐左右。

《梧桐双兔图》 (清)冷枚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水浒传》中,关于兔子描写很有特色。

李逵回乡接老娘,天色渐渐微明,露草之中,突然赶出一只兔子。李逵动了童心,一路追赶,那兔儿跑得无影无踪。李逵笑道∶ " 那畜生倒引了我一程路。"

寥寥一笔,可谓传神。李逵五大三粗、形如黑塔的形象,兔子小巧玲珑、状如白团的模样,刻画得十分精准。

《三国演义》中,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赤兔马。赤兔马长啥样?" 那马身如火炭 , 状甚雄伟。" 而在第三回中形容更加夸张 " 人中有吕布 , 马中有赤兔 "。

赤兔马本作 " 赤菟马 ", " 菟 " 是虎的别称,所以其实这里的 " 兔 " 和兔子关系不大。真正与兔有关的情节,是刘备与曹操等人在汉献帝面前射猎,刘备一箭命中草中野兔,这也是三英战吕布之外,刘备武艺难得展示。

戏剧作品里也不乏兔子身影,与《荆钗记》《杀狗记》《拜月亭记》并称 " 四大南戏 " 的《白兔记》,虽然作者不详,但和江苏有一定渊源。故事讲述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与家人失散又团圆的事,其中刘知远之子 " 咬脐郎 " 正是因追赶一只白兔,才与母亲李三娘重逢。

千年捣药," 打工兔 " 忙不停

有的兔子在田野上自由奔跑,有的兔子在富贵人家吃饱喝足,可也有一些兔子早早过上了 " 打工 " 生活。

" 白兔捣药 " 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在神话故事里,月亮上住着嫦娥、吴刚、蟾蜍,和一只时刻不停制药的玉兔。

《寄乡愁 · 守月宫》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

如果追溯捣药兔的 " 打工史 ",就会发现 2000 多年前,这只小兔子就已经在忙碌了。

东汉乐府古词《董逃行》唱到:" 采取神药若木端,玉兔长跪捣药虾蟆丸。奉上陛下一玉柈,服此药可得神仙 ……" 而在东汉的石刻画像和砖画中,则常把白兔和传说中有不死灵药的西王母刻画在一起。人们把白兔看成是不死药的制作者,希望它能保持 24 小时全天候的制药状态。

"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诗仙李白的《古朗月行》中有这么一问,白兔生产的长生不老药谁不想要呢?

《江苏文库 · 精华编》之《廿二史劄记》

《江苏文库 · 精华编》之《廿二史劄记》记载,明代的嘉靖皇帝 " 专求长生,是以信之笃而护之深 ",于是臣子们从天下各地找来白兔、白鹿之类象征吉祥动物,来讨他的欢心。

白兔和它从不离身的药杵,还引起了明代淮安人吴承恩的注意。在他创作的《西游记》第九十五回《假合真形擒玉兔 真阴归正会灵元》中,有个妖精正是私逃下界的玉兔。

玉兔精劫走天竺国的真公主,自己变身顶替,还想用绣球招亲迷惑唐僧,被孙悟空发现后免不了一番打斗。而它的武器 " 短棍儿一头壮,一头细,却似舂碓臼的杵头模样 ",正是在广寒宫日常用的捣药杵。

全能兔:上得厅堂入得书房

兔子很忙。

人们对它有着超级多的期盼:正月点起兔子灯,祝福传新有后;端午缝制兔香包,希望能够驱毒进邪;中秋供上兔儿爷,祈愿全家平安吉祥 ……

兔子的身影,融入了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就连兔子的毛,也在文人手中有了妙用。

中国文人的书房有笔、墨、纸、砚四宝,每一样都极有讲究。就拿毛笔来说,按照用的毛不同,可以分为狼毫、羊毫、紫毫等。

紫毫,其实就是用兔毛做成的。不同于家养的白兔,野外的兔子的颜色会灰暗不少,背上还会有紫黑色的鬃毛,这种毛既有光泽,质地还很坚韧,做出来的笔受到了许多文人的追捧。

宋 马远《王羲之玩鹅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书圣王羲之就是兔毫的爱好者。作为大书法家,他不仅善于用笔,还对制笔颇有研究,在著作《笔经》提到:" 汉时诸郡献兔毫。出鸿都,惟有赵国毫中用 …… 诸郡毫惟中山兔肥而毫长,可用。" 连兔毛的来源都要精准把控,一支上好的紫毫笔有多珍贵,可想而知。

用兔毛做笔这个办法,是谁发明的?相传这是秦代大将军蒙恬的创举,也有人说,连毛笔都是蒙恬发明的。

不过,清代学者赵翼对这个说法可不大相信。

《江苏文库 · 精华编》之《陔余丛考》

《江苏文库 · 精华编》收录了他的《陔余丛考》,其中的 " 造笔不始蒙恬 " 条,赵翼收集了此前传世著作中关于蒙恬造笔的记载,又引经据典一一反驳,最后他认为 " 笔不始于蒙恬明矣。或恬所造,精于前人,遂独擅其名耳。"

无论是文艺兔、打工兔、全能兔 …… 兔子可爱吉祥的形象,温暖着我们,陪伴着我们,在评论区和文脉君分享下你看到的兔子形象吧。

文 | 现代快报 + 记者 宋经纬 张文颖

相关标签

文学 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