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新闻 | 湖北 2023-02-02
对标中国新闻奖,这些差错一定要注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每一届中国新闻奖都有一些作品因为常见差错和奖项失之交臂。在最新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过程中,审核委员会对参评作品的主要差错进行了总结归类,包括不符合有关法律法律、导向欠妥、事实性差错、文字差错、表述不当、技术性差错等,其中文字差错数量最多,值得文字工作者们警惕。今天我们就带大家从这些具体的案例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常见差错,从源头提升稿件质量。

主要差错类型

1

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

【原文摘录】在 1997 年春村民悉数搬下山后,董春法将软朝村改名为金桥村

【审核意见】有违相关法律规定,个人没有权力更改村名。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管理条例》规定:" 地名应当保持相对稳定。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决定对地名进行命名、更名。" 民政部颁布的部门规章《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了地名命名和更改的基本程序。据了解,该地区更名经过法定程序,但报道表述有误,造成误读。

2

导向欠妥

【原文摘录】以中国为中心的历史无法书写下去了,从 1840 年以后,中国就开始了对西方世界的仰视历程。之所以仰视,是因为对方实力强大,并且占据了绝对的话语主动权,中国现实上被打压、被掠夺,文化上被贬低、被侮辱。之后的历次侵略战争,把清朝政权打得无地自容,中国人成为了野蛮、丑陋、肮脏、病态的典型。

【审核意见】观点偏激,逻辑混乱。

3

事实性差错

【原文摘录】2020 年1 月 1 日下午 6 时左右,记者突破重重关卡,进入矿区采访。

【审核意见】事实性差错。从行文内容来看,"2020 年 1 月 1 日 " 应为 "2021 年 1 月 1 日 "。

4

文字差错

" 文字差错 " 是历年审核中差错数量最多的一个类别,今年也不例外。

例 1

【原文摘录】第三集 6'40" 同期字幕:马齿

【审核意见】错字,应为:马齿苋。

例 2

【原文摘录】18'21" 屏幕下方互动滚动字幕 " 那个金面具能否反应出当时的冶炼能力 "

【审核意见】文字差错。" 反应 " 应为 " 反映 "。

例 3.

【原文摘录】人工智能的概念自 1956 年提出,至今已经发展 60 多年,2016 年 AlphaGo(人工智能围棋机器人)战胜世界冠军李世石后,人工智能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世界各国进军向人工智能进军,技术研究和行业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和产业的多个领域。

【审核意见】多字,前一个 " 进军 " 应该删除。

例 4.

【原文摘录】杨振宁在 "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 " 上发言说:" 别的文化,如印度文化,别的政治体制,如巴西的" 民主 ",都没有中国文化的韧性,也没有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能力,所以他们不能在一穷二白的时代发展出" 两弹一星 ",都不能在二十年内创造出经济起飞、都不能使城镇居民文盲率降到 5% 以下 …… 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华文化的特点和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能力也能够帮助中华民族解决目前的复杂的问题。"

【审核意见】标点符号错误,引文中的双引号应为单引号。

此外,还有两个常见的文字类错误。

一是结构助词 " 的、地、得 " 的误用。审核委员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在国家有关部门没有明确取消前,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应当遵守国家语言文字使用规则。

二是中外文混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一条规定:" 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汉语文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文字的,应当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必要的注释。" 目前大量的英文缩写进入汉语文出版物,媒体上经常不加注释。

本届审核委员会讨论明确了掌握原则:对常见的、受众能理解的,不作为问题;不常见的,新出现的,应当加必要的汉语注释。

例 5.

【原文摘录】上市公司安踏体育(02020)在 2019 公司财报中披露,该公司于 2019 年成为BCI会员,系成为首家加入BCI的中国体育用品公司。

【审核意见】中英文混用。BCI 为 Better Cotton Initiative 的首字母缩写,应加汉语注释:良好棉花发展协会。

例 6.

【原文摘录】标题《RCEP来了》

【审核意见】RCEP 为英文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的首字母缩写,中文意思是 "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广播新闻的标题不应该直接使用英文字母缩写。

5

表述不当

此类错误在语法、文字等方面都没有什么问题,但其表达的意思是不准确的,或者是容易引发歧义的。

【原文摘录】第二集 9'09" 处,音响:我是范梁腾,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消防员,就在今天我光荣地成为一名预备党员,3 秒钟后我陷入了迷茫。"

【审核意见】音响没有语境体现,仅从声音上听 " 迷茫 " 两字极易产生歧义。

6

技术性差错

这一类差错主要涉及广播电视和新媒体作品,在制作和播出环节上不符合专业要求。

例 1.

【原文摘录】12'-12'07" 记者连线出镜时,画面切换到铁道全景后,记者名字幕才叠加。

【审核意见】字幕切换失误

例 2.

【原文摘录】第二集视频 2'25"-2'31",同期声音量偏大。

【审核意见】技术性差错。制作环节技术指标把关不严。

7

其他

不符合 " 评选办法 "" 评选范围 "" 评选项目 " 等参评作品基本要求条款的。

例 1.

【原文摘录】整个作品

【审核意见】全篇以医护人员、厨师、司机、民警、教师的访谈穿插结构,无故事、无情节、无细节,不符合纪录片的基本要求。

例 2.

【原文摘录】整个作品

【审核意见】背景音乐较强,影响播音员的解说效果。文学性的描写过多,有评无论,加之抒情化的播音,不符合广播评论的体例。

其他需要关注的问题

本届审核中有 4 个问题,对参评带来一定影响。

一是个别电子版本与纸质版本内容不相符合。例如,有单位报送了记者自己留存的电子版,与经编辑修改的刊发版本不一致。

二是个别电视作品不带播出台标。虽然评选办法没有对电视作品加台标作明确规定,但审核委员、评委认为参评作品应带台标,没台标的作品在同等条件下不占优势,在公示中无台标作品易引发不同意见。

三是一部分新媒体作品无法查看到内容。例如,有的作品二维码无法打开,有的作品扫描二维码后提示欠费等。此类作品未进入定评环节。

四是少数文字作品篇幅较长。例如,最长的 1 篇文字系列报道总字数 21 万字,3 篇代表作 19 万字。今年虽不限作品字数、时长,但中国新闻奖评奖还是倡导短、时、新的标准,篇幅冗长不是中国新闻奖倡导和鼓励的方向。

还有作品新闻性不强,缺乏具体的新闻要素,不能称之为新闻作品。比如,有的单位报党史知识竞答题,有的单位报政论节目或一组阐释解读党史问题的系列文章。参评的报纸版面也明显缺乏新闻性。

此外,电视作品中," 情景再现 " 也屡见不鲜。更有甚者,冠以 " 新闻纪录片 " 之名的作品,大部分画面都是 " 情景再现 ",类似于电视剧。

还有的视频作品或广告中出现失德或违法艺人的镜头,不符合《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有关广播电视节目、影视剧和网络视听节目制作传播管理的通知》《网络主播行为规范》规定。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庖丁解 news,内容摘编自《迎接新挑战 当好把关人——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审核委员会工作报告》,作者唐绪军系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审核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

相关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律法规 民政部 中国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