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3-02-02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2 月 2 日是第 27 个世界湿地日,在世界湿地日中国主会场上,国家林草局公布了 18 处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其中,广东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海珠湿地)成功入选。

海珠湿地成功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在于其地域稀有性与代表性,是全国唯一一个地处超大城市中轴线上的国家湿地公园,是非常稀缺的城央绿色空间,是放弃了超过万亿元的商业开发价值,以共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在城市中央打造出 " 入则自然,出则繁华 " 的宝贵财富。

同时,海珠湿地内还拥有极具岭南特色的垛基果林生态系统,并保留了传承千年的高畦深沟传统农业文化,这代表着岭南特有的、不可忽视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发展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正是这丰富的生物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需的生态系统服务,日益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

自 2012 年建成以来,海珠湿地系统梳理湿地内的 39 条河涌,相互之间全部连通,将珠江三角洲发达的水网系统完整恢复起来,这里的河流不仅交织密布,而且具有典型潮汐规律,通过引潮入涌,恢复潮间带水文过程,让河道实现自由呼吸,湿地内的水质由 IV 类净化至 II 类,湿地 PM2.5 平均浓度为 22 微克 / 立方米,比广州市平均水平低 20% 左右,极大改善了湿地环境质量,有效缓解了城市内涝现象和城市热岛效应。海珠湿地更是以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完整性为修复目标,坚持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的原则,打造高潮位栖息地、鸟岛繁殖地、稻田觅食区等全要素生境,成功在广州塔下面为鸟儿们安了家。

截至 2023 年 1 月,湿地率达 79.4%,海珠湿地鸟类种数从 72 种增加到 187 种,是原来的 2.6 倍,昆虫种类从 66 种增加到 738 种,鱼类从 36 种增加到 64 种。其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 1 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鸿雁、水雉、鸳鸯、白胸翡翠、褐翅鸦鹃、画眉等 27 种,IUCN 红色名录中华花龟、平胸龟、中华鳖等 20 种。

城央湿地全球罕有,海珠湿地用十年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保护发展之路。这片占地 1100 公顷的 " 巨无霸 " 城央湿地,不仅成为多样生物的美好栖息地,更是显著改善了超大城市的人居环境,使广州在城市快速扩张中保留了珍贵的生态空间。如今,城市发展轴线从湿地穿过,周边环绕广州塔、互联网聚集区、大学城等功能组团,形成了独特的城市自然的共生格局。

此外,记者从海珠湿地了解到,由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主办,广州市海珠区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和广州市海珠湿地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 2023 世界湿地日主题活动将于 2 月 4 日在海珠湿地举行。现场将通过开展 " 海珠湿地十年修复成果展 "" 粤港澳自然笔记作品展 " 等科普展览、线上知识问答、趣味打卡等方式,为市民和游客打造沉浸式的科普互动空间,展示湿地生物多样性与大自然的美妙,这些丰富多元的互动游戏、生动有趣的科普展牌,都旨在呼吁人们要热爱大自然,重视生态平衡,用行动促进湿地修复。届时,欢迎广大市民游客前来参与活动。

采写:新快报记者 庄嘉宝 通讯员 海宣

相关标签

广州 湿地公园 岭南 广州塔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