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2 日,重庆,蒋女士带着儿子去重庆磁器口逛街路过一家糖果店,品尝后选了 4 块牛乳派让店家称重算钱,店家却表示先切再算,并建议蒋女士再选一块,可以送一块。店家切完后称重,6 块糖总价居然高达 466 元。
蒋女士说,当天带着孩子进店品尝了一口,感觉味道还可以,就询问了价格,店家告知是 12.8 元 /50 克,她就选了 4 块糖,想着最多也就 100 多块钱,然后就让店家称价格。
店家表示要先切再算,在切的过程中,告知蒋女士可以再选一块,然后再送一块。她也没多想,就又选了一块,但是最后称重后却惊呆了,总价是 466.4 元,蒋女士提出不要了,店家说是现切现卖的。最后她还是付了款。
后来,蒋女士把这段经历发到了网上,称自己遇到了 " 糖果刺客 "。网友对此议论纷纷。
有媒体对店家进行了询问,店铺老板表示:他们是 128 块钱一斤,都是明码实价的,原材料用的非常好,都是进口原料,而且景区的租金也要高一点,成本要高很多。
从店家的说法来看,看似听到道理的,但如果仔细寻思一下,似乎总感觉哪里有些不对劲。
商家确实 " 明码 " 了,也 " 标价 " 了,但是在这件事上,却有些偷换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了大众的信息差来售卖。什么意思呢?
客户来买糖,询问价格,店家告知 12.8 元 /50 克,有的人可能没有一个概念,以为几块糖就是几十块钱,但实际上,一块糖可能就是 500 克,那价格上就差了 10 倍。店家也知道这个价格,但是她不说,就告诉消费者切完才能算账。最后就造成了现在的局面。大多数人出来玩,也不愿意因为此事闹得不愉快,最后就买了单。
很难说这件事谁对谁错,但这种现象应该整治,相关部门应该规范商家,把价格标注统一,不然以后还会有消费者陷入这个误区,类似的事情变多了,对于整个景区而言,也不是什么好事。
来源:新闻晨报
编辑:古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