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3-02-05
从自产自销到畅销全国100多个批发市场,高原夏菜抒写兰州现代农业好前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8 月 27 日上午 8 点多,烟雨朦胧中,马坡乡羊下村曹为民将自家菜地里最后一方菜铲完、装车后运往县城。至此,今年榆中县山区高原夏菜采收进入尾声。

从单一蔬菜到现在培育出 30 多个种类、300 多个品种;

从昔日的 " 三马子 " 贩运叫卖,到如今进入国际市场;

从 1998 年定远蒋家营村第一家蔬菜保鲜库的建立,到 2019 年实施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 " 工程;

从当年的零散种植到合作社模式 " 井喷 " 发展 ……

兰州高原夏菜经过 10 年的凝炼和成长,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小散乱到品牌化的靓丽嬗变,目前已成为兰州最具特色最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和最靓丽的 " 名片 "。

由小到大实现品牌化 高原夏菜从这里 " 走向世界 "

今年刚到 60 岁的曹为民已经有着近 20 年的种菜经历,通过摸索认定自己开着三马子来交菜要比直接趸给菜贩要划算得多。从 5 月初下种,历经 3 个多月精心细致的田间管理后,菜终于采收了。

(高原夏菜已成为兰州农业最具特色、知名度最高的主导产业)

" 今年的菜价比往年要低得多,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种植信心。" 曹为民告诉记者,从现在来看,以前种地都靠体力,如今种地有铺膜机、提垄机,不仅省力还规范,最重要的是菜采收后不愁销售,直接拉到保鲜库,1 亩地收入 4000 多元。二阴山区农民的确在这十多年里靠高原夏菜实现了发家致富。

8 月 25 日,记者来到康源绿色蔬菜配送中心,技术人员正在对各品种蔬菜进行采样、检测。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各品类蔬菜必须进行严格采样,检测合格后方可上市。各类蔬菜被工作人员精心挑选后进行包装运输发往全国各地。" 作为兰州高原夏菜的发源地和主产区,榆中县已有 24 万人从事高原夏菜种植,蔬菜种植总面积占全市蔬菜种植总面积的一半,贡献了全县 40% 的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榆中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榆中县在新营镇、马坡乡、城关镇、夏官营镇、高崖镇等 5 个乡镇建成首个省级 6 万亩高原夏菜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主要种植大白菜、花椰菜、甘蓝、娃娃菜、西蓝花、青笋等,涉及农户近 5000 户,同时成功创建了夏官营镇高原夏菜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

自 2002 年开始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以来,榆中县 141 个行政村,近 6 万农户种植蔬菜,和平镇、定远镇、金崖镇等 12 个乡镇已成为万亩蔬菜生产乡镇,其中小康营乡、清水驿乡、夏官营镇等 7 个乡镇蔬菜种植面积突破 2 万亩大关。连续 3 年成功引进 3603 个蔬菜品种,有力推动了兰州高原夏菜产业的发展。

(丰收的喜悦)

其实,在过去的 10 年里,兰州市突出高原夏菜产业培育、品牌打造、质效提升,以特色优质拓展市场,以高质高效提升质量,育品牌、扶龙头、建基地、扩规模、强科技、延链条,全力推动高原夏菜全链条集群化发展,走出了一条规模化、品牌化、绿色化、集约化的发展之路,高原夏菜已成为兰州农业最具特色、知名度最高、最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不断提升。2021 年,高原夏菜全产业链产值达到近 100 亿元。

" ‘品牌化’一直是兰州高原夏菜发展寻求的一条最重要的‘出路’ "。榆中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学校校长刘明亮告诉记者,多年来,市、县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形成 " 兰州高原夏菜 " 整体品牌,推行高原夏菜 " 子母商标 ",连续 3 年在榆中举办中国 · 兰州(榆中)高原夏菜新品博览会,连续 5 年举办 " 甘味 " 特色农产品贸易洽谈会。兰州还成功入选第二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榆中县成功创建高原夏菜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特色高原夏菜知名品牌示范区、国家级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

由弱积强 " 数量转质量 " 主导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 以前种菜都是一家一户‘单打独斗’成不了气候,如今大家都形成了‘抱团取暖、共同致富’ "。榆中县农业农村局蔬菜科科长腾辉说,高原夏菜产业发展逐渐实现了 " 单兵作战 " 到 " 联动共赢 " 的转变,产业做大做强了,农民收入增加了。

特别是自榆中县成立高原夏菜产业化联盟以来,43 家蔬菜产销企业或合作社融入其中,各蔬菜种植、外销企业和技术单位合作,信息共享,错茬种植、标准化种植,借力直供市场减少中间销售环节,增加菜农收入,实现了蔬菜品种的多元化、产业化体系。

(技术人员观察蔬菜长势)

据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2020 年起我市实施 "1368" 特色产业发展计划,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全市每年新增高原夏菜种植面积 3 万亩以上、设施农业 0.2 万亩以上,平均亩产增加 200 公斤以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兰州高原夏菜坚持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发展 " 龙头企业 +" 模式,打造全产业链新型市场主体。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认定重点龙头企业 165 家,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485 个、示范家庭农场 174 家。通过加快建立完善仓储冷链物流体系,建成了产地和田头果蔬仓储保鲜冷链设施 324 个,库容量达 52 万吨,年吞吐量达 280 万吨左右。

据了解,在畅通产销对接渠道方面,兰州市持续推进兰州国际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购中心建设,加快构建西北地区规模较大、设施完备、技术领先的大型农副产品流通集散中心,单日进场交易车辆达 1300 余辆,日均蔬菜交易量达 1800 余吨。同时建立 " 地头—餐桌 "24 小时供给配送机制,新建 " 互联网 +" 现代农业示范点 4 个,高原夏菜线上销售量占全市网络经营主体产品的 5%,线上销售额占总渠道销售额的 2%。

榆中县副县长李敬强告诉记者,为全力解决贫困户依靠高原夏菜主导产业增收难这一脱贫 " 痛点 ",近年来榆中与天津宁河双方充分发挥协作资金助力产业扶贫的特殊重要作用,2017 年将 267 万元帮扶资金注入康源公司,创造性地采取了企业托管、年底保底分红的经营模式,既创造务工岗位,增加贫困户收入,又扩大规模化生产,还增强整体经营能力,拉开了 " 输血 " 式帮扶的序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20 年,在帮扶高原夏菜成功打入京津冀市场的基础上,榆中县坚持从农业产业大局考虑,从高原夏菜主产业地位实际出发,以榆中农业产品标准化生产为牵引,持续助推榆中县高原夏菜产业发展。特别是针对粤港澳大湾区 " 菜篮子 " 工程兰州高原夏菜榆中专供基地建设,投入帮扶资金 1000 万元,新建高原夏菜高崖镇李家磨示范园区,建设 6600 平方米连栋温室和日处理引进试验新品种 300 个,示范推广种植优选品种 300 亩,辐射川东 4 乡镇 4000 户农户种植高原夏菜 2 万亩,入股带动 50 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解决 1000 余人就近就地就业。

产业链条持续延伸

100 亿级 " 好中优 " 优势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近几年,兰州市坚持以增收为导向,通过做大特色产业集群、加快产业要素集聚、畅通产销对接渠道举措,推动高原夏菜集约化、全链条发展。其中,做大特色产业集群方面,大力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启动榆中县 50 万亩蔬菜产业大县、5 个省级和 8 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工作,全面打造高原夏菜 100 亿级 " 好中优 " 优势产业集群,有力推动优势特色产业集约化、集群化、全产业链发展。

(工作人员在大棚内忙碌)

据了解,过去的 10 年里,兰州市强化科技支撑面,加大高原夏菜新品种引进和推广力度,蔬菜栽培达到 30 多类 300 多个品种,建成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 30 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 12 个。同时启动 " 高原夏菜采后全产业链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发 ",示范推广高原夏菜冷链保鲜、鲜切加工、精深加工、质量安全监控、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与装备,极大促进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通过提升装备水平,不断完善蔬菜产业基础设施,稳步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全市设施农业面积达到 4.63 万亩。全面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严格投入品监管,引进规模化尾菜处理企业 2 家,工厂化日处理蔬菜尾菜能力达 1500 吨以上。

据了解,这 10 年来,兰州市以质量为导向,着力在加强监管、强化科技、提升装备水平方面下功夫,推进高原夏菜绿色化发展。构建覆盖市、县、乡、村 " 四级 " 农产品监管网络和质量溯源检测体系,实现从生产到销售全程监测。全市建成蔬菜质量追溯点 152 个、无公害蔬菜单日农残检测 580 批次以上,年检蔬菜 22 万例以上,合格率达到 98%,全市 " 三品一标 " 认证产品达到 455 个,蔬菜质量安全水平连续多年位居农业农村部例行监测前茅,榆中县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定为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

"2022 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 36.2 万亩,实现产量 80 万吨。通过地标项目的实施,以甘草千亩农产品加工园区的建设为契机,有效促进榆中县蔬菜产业‘东扩’布局发展,全面打造榆中高原夏菜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新基地,奋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农村。" 榆中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魏立荣介绍说,近年来,榆中县围绕 " 好中优 "" 特中特 "" 独一份 "" 错峰头 " 的特色产业发展要求,充分发挥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品牌效应,按照产业为先、龙头引领、农户参与、稳固脱贫的产业发展目标,培育和打造了以高原夏菜为代表的冷凉型蔬菜、百合等 " 甘味 " 系列特色农产品。

(高原夏菜从这里走向全国)

持续延伸产业链条是高原夏菜提升价值链、打造全产业链经济的关键所在。10 年来,兰州市大力发展高原夏菜农产品加工业,辐射带动运输、餐饮、劳务等生活性服务业蓬勃发展,全市从事蔬菜种植的农民合作社达 1197 家,从事蔬菜净菜加工、速冻蔬菜、泡菜加工的农业企业达到 150 家以上,年加工外销高原夏菜 140 余万吨,产值达到 40.3 亿元以上,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 43 家,加工产值达到 20 亿元以上。

特别是近年来,兰州市大力发展高原夏菜外向型经济,推动产品畅销 22 个省(市)60 余个大中城市的 100 多个批发市场,直供港澳台,出口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 10 余个国家,尤其是以榆中为核心区的 " 兰州高原夏菜 " 主产区已成为全国 " 北菜南运 "" 西菜东调 " 主要基地之一。

这 10 年,兰州高原夏菜壮大成长绘就了一幅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画卷!

总策划:刘立山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贵智 / 文 彭昱 / 图

一审丨编辑 费勇玮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值班总编 张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