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全省林草工作会议上获悉,过去五年,吉林省累计完成生态修复 1069.7 万亩。森林覆盖率由 44.3% 提高到 45.2%,森林蓄积量由 10.27 亿立方米提高到 10.86 亿立方米,在全国排位分别达到第 10 位、第 6 位。全省经济林及林下经济总规模达到 1725 万亩,林草产业总产值突破千亿。
2022 年,吉林省林草工作在国土绿化、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森林草原防火、林长制改革、林草湿生态连通、天然林保护修复、林草碳汇试点等多项工作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生态工程建设方面,研究制定一系列造林绿化政策措施,全面推进 " 绿满山川 " 森林植被恢复、" 林廊环绕 " 防护林建设、" 水草相依 " 草原湿地保护修复、" 城乡一体 " 绿化美化等林草湿重大生态工程,全省共完成生态修复 366.7 万亩,超出年度任务 37.3%。
资源保护管理方面,创新开展生物多样性和林草碳汇调查监测工作,森林资源状况在全国评比获 100 分,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满分省份。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郭尔罗斯草原被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林草局确定为全国首批 " 红色草原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中华秋沙鸭总数较比 2018 年繁殖种群增长了近 300 只。
林草改革方面,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之策,全面推行林长制。组织召开省级林长会议,形成 " 五级联动 " 工作格局。密切配合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设,虎豹栖息环境持续向好,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东北虎、豹数量由试点前 27 只、42 只增长到 50 只、60 只左右。国有林场林区改革持续深化,全省林草部门形成密切配合的协调联动机制。
林草防灾减灾方面,把防范风险作为安全底线,创新性开展线上火灾应急处置演练,成功实现全省连续 42 年无重大森林火灾,2022 年创造了 " 零火灾 " 历史佳绩。成功撤销东辽县渭津镇和梅河口市小杨乡两个美国白蛾疫点。
特色产业发展方面,把林草转型作为关键举措,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康养产业。加快推进林下及林特产业集群发展,全省林下及林特产业集群预计实现产值 623.5 亿元,同比增长 11.3%。扎实推进国有林场林区转型,实施国有林场扶贫及巩固提升项目 24 个,16 个现代国有林场试点创建成效初显。启动林草碳汇交易试点,林草碳汇项目开发取得实质性突破。
服务保障方面,突出抓好服务社会大局。深入推进 " 放管服 " 改革,行政许可事项提前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均达到 100%。
据悉,2023 年吉林省要完成林草生态修复 200 万亩,绿化美化村屯 1000 个,后备资源培育 85 万亩。林草总产值力争达到 1144 亿元,同比增长 10% 以上。
来源:彩练新闻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