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石家庄 2023-02-09
罗庄铁火 喷金溅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石家庄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惠玲 / 文 张晓峰 / 图

张家口蔚县的打树花非常有名,已成为当地民俗游的一张名片。在井陉县,罗庄村也有一项类似的民俗 " 打铁火 "。春节期间,罗庄打铁火表演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而每年正月十九,逢罗庄村庙会时,一年一度的打铁火表演人气更旺。有着 300 多年历史的 " 罗庄打铁火 ",铁流喷洒、火树银花,绚丽的场景吸引着周边十里八村的人们前来观赏。2013 年," 罗庄打铁火 " 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夜空中绽放的铁花绚丽多彩、美不胜收,寄托着乡亲们祈福禳灾的美好愿望。

" 银河悬泻福星高照绵河畔,铁流喷洒神火映红罗庄天。" 春节期间,井陉县罗庄村的铁火大庙会热热闹闹地进行,罗庄打铁火的铁花在现场观众的不断惊呼声中在夜空一次次绽放。

三百年历史的烟火表演

虽然午后的阳光很耀眼,但站在村子中心广场对面居民楼顶上,仍然感到吹过来的风带着一股寒气。在楼顶上忙着打铁火准备工作的队员们却顾不上这些,他们已经早早地把炉子架起来、烧上,准备好煤和铁块,撮火棍、打火棒也依次摆好,碰火架静静地伫立着,只等天黑时的表演了。

这时,在打铁火现场四周的房顶上,早有摄影爱好者占据了有利地形,支好了三脚架。

随着夜幕的降临,打铁火的炉火越烧越旺,锣鼓越敲越响,主街道上聚集的人也越来越多。

晚上八点,打铁火正式开始。随着鼓点一阵紧似一阵,火花从天而降,壮观至极。周围照相机的快门声响成一片,楼下手机拍摄的闪光,像一颗颗灿烂的星星与铁花相映成趣。

" 罗庄打铁火 " 始创于 300 多年前,是罗庄村特有的烟火表演技艺,它源于民间作坊,兴于乡村庙会,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古老的文化韵味。村里的尹氏老艺人 15 岁到山西给一家铸锅作坊当童工,在劳作期间常把废铁水倾倒山下,他发现铁水碰到灌木丛上火花四溅非常好看。后来,他把熔化铁水的技艺带回罗庄,同伙伴们研究出 " 棍舀棒打 " 的表演技艺,每年正月十九组织人们打铁火玩儿,深受当地人的喜爱。久而久之,打铁火演变成罗庄庙会必不可少的表演项目。

△打铁火的艺人用撮火棍舀起铁水,另一人用打火棒猛击撮火棍,铁水便顺势喷洒到用树枝编制的碰火架上,瞬间就是喷金溅玉、铁花飞扬。

繁琐复杂的打铁火技艺

打铁火的传统操作技艺比较繁琐复杂。据 " 罗庄打铁火 " 传承人刘文兵介绍,打铁火大致分为 " 炼火 " 和 " 打火 " 两个步骤。第一步是选择地形,砌造炼铁炉,再把砸碎的生铁块装入 " 火锅 " 中,并将 " 火锅 " 放进铺好柴炭的炼铁炉内,然后是蒙顶、封炉、点火,用风箱鼓风助燃,直至把生铁熔化成铁水。第二步便是把盛满铁水的 " 火锅 " 夹运出来,一人用挖有小坑的湿柳木棍(俗称 " 撮火棍 ")舀起铁水,另一人用打火棒猛击撮火棍,铁水便顺势喷洒到用树枝编制的碰火架上,瞬间喷金溅玉、铁花飞扬,灿烂多姿,美不胜收。随着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后来打铁火开始使用高炉、鼓风机熔化铁水,大幅度缩短了 " 炼火 " 的过程。但 " 打火 " 程序却丝毫没有改变," 棍舀棒打 " 技艺沿用至今。

刘文兵说," 打火 " 的过程分为 " 开门火 "" 许愿火 "" 平安火 " 三步走。" 开门火 " 即先打 " 天门 "" 地门 "" 人门 " 三个单火,再打一个 " 天、地、人门 " 合并的集体火,寓意着天人合一的礼数;" 许愿火 " 是有人祈寿求福施舍善款,许诺一定数量的私家火;" 平安火 " 即是大众之火,没有定数,打完为止。

重放异彩的祈福民俗

" 罗庄打铁火 " 凝聚着祖先们追求幸福的虔诚,寄托着乡亲们祈福禳灾的愿望。罗庄人借铁火的 " 红 "" 火 "" 热 " 比拟自己的生活,希望日子过得 " 红红火火 "、家业发得 " 热热闹闹 "。因此,在当地流传着 " 看看打铁火,一年日子火 "" 受受铁火烤,年年疾病少 " 的乡风俗语。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打铁火的技艺曾面临断代绝迹的危机。罗庄村党支部、村委会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全面恢复了 " 罗庄打铁火 " 技艺。2013 年," 罗庄打铁火 " 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株古老的太行奇葩得以重放异彩。

编辑:力洪

责编:杨帆

相关标签

降临 春节 快门 蔚县 山西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