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02-10
江苏今年将对人工智能等产业出台一批支持政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谷伟)2 月 10 日,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宁召开。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会议提出,2023 年要抓好七个方面重点任务,包括全力推动工业经济率先整体好转、深入推进集群培育和产业强链、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大力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会上透露,今年将聚焦江苏 10 大重点行业,制定针对性政策举措,帮助企业有效应对冲击、化解风险。推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光伏等优势行业提质扩量,在节能环保、人工智能等产业出台一批支持政策措施。

△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

去年 34 个行业产值实现正增长,锂电池增长 92.6%

2022 年,面对疫情反复冲击和外部环境超预期变化,全省工信系统认真落实 "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 重大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

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5.1%,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两年全国第一,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 37.3%、稳居全国首位,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 66.4、连续八年全国第一,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等各项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成功举办 2022 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工业经济持续趋稳回升向好。列入统计行业大类中 34 个行业产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 85%,其中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整车、光伏设备及元器件产值同比分别增长 92.6%、67.9% 和 58.5%,汽车产量同比增长 29%、结束长达 5 年连续下滑态势。

先进制造业集群领先优势不断巩固深化。新增苏州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南通泰州扬州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泰州连云港无锡生物医药、苏州无锡南通高端纺织 4 个国家级集群、累计达 10 个,均居全国第一。新增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3 家,累计 30 家、居全国第一。

产业创新能力实现新跃升。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等关键共性技术实现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建橡胶资源绿色循环利用、海洋信息技术与装备 2 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9 家、累计 138 家。

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加速发展。全面实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为 2.2 万家企业开展免费诊断,实施改造项目 2.7 万个、完成 1.3 万个。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 6 个、位居全国首位,新增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3 家、" 数字领航 " 企业 3 家、工业互联网平台 10 家。

全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达 4.2 万亿元、同比增长 15.3%,软件业务收入 1.3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3%,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比重达 11% 左右。完成信息基础设施投资 495 亿元,新建 5G 基站 5.6 万座、累计 18.7 万座,建设密度全国省(区)第一。

自主品牌本土企业加快成长。2022 年全省工业大企业(集团)实现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 191 家(净增 19 家),其中超千亿元企业 13 家。新入围国家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 424 家、制造业单项冠军 48 家,累计分别达 709 家、186 家。

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和安全发展基础持续夯实。编制工业领域及重点行业碳达峰、数据中心和 5G 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出台工业领域节能技改行动计划,重点推进 155 家企业、204 项节能技改项目,新增国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 10 家。

今年将聚焦十大重点行业,制定针对性政策举措

会议指出,2023 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抓好七个方面重点任务。一是全力推动工业经济率先整体好转。聚焦江苏 10 大重点行业,制定针对性政策举措,帮助企业有效应对冲击、化解风险。推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光伏等优势行业提质扩量,在节能环保、人工智能等产业出台一批支持政策措施。实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导向计划,支持引导企业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投资。健全产业链供应链风险防范机制。

二是深入推进集群培育和产业强链。分级推进集群培育,制定先进制造业集群国际竞争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牵头出台专项支持政策措施。开展集群开放协作发展系列活动,探索实施群链企协同发展试点。持续推进 531 产业链递进培育工程,实施长三角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加快建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三是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围绕新型电力与智能装备、软件和信息服务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和相关产业链,布局一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产业发展方向、企业技术短板,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健全攻关方向长效征集遴选机制,持续动态梳理产业短板技术清单,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项目。加力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四是大力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制造业 " 智改数转 " 三年行动。巩固集成电路、物联网、光伏电池等产业领先优势,深化支持软件名城和名园建设。深化推进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 "5G+ 工业互联网 " 融合应用先导区。继续办好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物博会、软博会、工业互联网大会等。

五是持续做强自主品牌本土企业。健全完善企业诉求 " 直通车 " 机制,大力发展对产业生态有主导力的领军企业和对产业链关键节点有控制力的 " 链主 " 企业。深入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和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实施细则,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推动国家和省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落实,优化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六是切实保障产业绿色安全发展。实施传统产业焕新工程,统筹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在消费品和原材料等行业实施 " 三品 " 专项行动。全面落实工业领域及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严格做好民爆、民机行业安全生产监管,扎实做好船舶行业安全生产监督,全力保障工信领域安全形势平稳。

七是持之以恒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系统要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强化党对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在全系统组织开展 " 基础管理提升年行动 "。

(编辑 陈海静)

相关标签

人工智能 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江苏 泰州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