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10 日
远在火星执行任务的 " 天问一号 "
已经 " 上岗 " 满两周年
两年时间里
" 天问一号 " 在 " 火星工位 "
达成了哪些职场目标?
勇拓火星的路上
它又创造了哪些新纪录?
一起来看看它的 " 工作总结 "!
分饰三角
" 太空职场小能手 " 这样炼成!
" 天问一号 " 火星探测器
由环绕器和着陆器巡视器组合体组成
作为中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
" 天问一号 " 的职位可谓国内独一份
从 " 职场小白 " 到 " 职场干将 "
" 天问一号 " 在奋斗探索中
不断转换角色、更新履历
同时兼顾
飞行器、通信器和探测器三个 " 岗位 "
它是名副其实的 " 太空多面手 "
七百多天的宇宙航行
" 天问一号 " 经历过太多精彩瞬间
自 2020 年 7 月 23 日发射开始,火星环绕器扮演了飞行器的角色,背负着陆巡视器,经过深空机动、4 次轨道修正,走过约 4.5 亿公里的路径,经过 202 天,顺利抵达火星。
2021 年 2 月 10 日,火星环绕器到达火星,正式履职 " 环绕火星 " 岗位。按照天问一号任务要求,火星环绕器在火星主要扮演通信器、探测器两大角色。
2021 年 5 月 15 日,火星环绕器将着陆巡视器准确送入落火轨道、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火星,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
△着陆点全景图,摄影:" 祝融号 " 火星车
2021 年 5 月 22 日,在火星环绕器的中继支持下," 祝融号 " 火星车成功驶离着陆平台,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火星巡视的国家。火星车踏足火星后,火星环绕器为 " 祝融号 " 提供了近半年的中继通信后,圆满完成通信器的角色任务。
△ " 着巡合影 " 图,摄影:" 祝融号 " 火星车
这些瞬间弥足珍贵、值得纪念
都将为我国下一步的深空探测 " 蓄能、充电 "
浪漫捕捉!
太空美图请查收
除了尽职履行获取一手探测数据、
环火全球遥感探测等职能外
" 天问一号 " 还是一名摄影爱好者
在星际旅途中
捕捉到了很多浪漫景象
2020 年 7 月 27 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团队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试验队密切配合,控制天问一号探测器在飞离地球约 120 万公里处回望地球,利用光学导航敏感器对地球、月球成像,获取了地月合影。在这幅黑白合影图像中,地球与月球一大一小,均呈新月状,在茫茫宇宙中相互守望。
2021 年 3 月 16 日和 18 日,天问一号中分辨率相机拍摄到了火星南半球影像、北半球影像,这两幅 " 犹抱琵琶半遮面 " 的 " 侧身 " 影像令网友惊叹实在太美了!
△南半球上方火星影像
△北半球上方火星影像
这一幅幅来自宇宙的美景
是 " 天问一号 " 的摄影作品
也是专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创下多个 " 第一 "
" 天问一号 " 的职场成绩单来了!
2021 年 2 月 10 日— 2023 年 2 月 10 日
抵达 " 火星工位 " 的两年来
" 天问一号 " 成绩出众
跑出了加速度
创造多项国内外首次
" 天问一号 " 在国际上首次通过一次任务实现 " 绕、着、巡 " 三大任务目标。火星环绕器作为其 " 业务骨干 ",创下多个 " 第一 ",也获取了大量中国一手的科学数据和工程数据,为中国行星探测工程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实施火星捕获前,火星环绕器使用高分辨率相机拍摄了中国首幅火星影像。图中,火星阿茜达利亚平原、克律塞平原、子午高原、斯基亚帕雷利坑,以及火星最长的峡谷——水手谷等标志性地貌清晰可见。
在环火扩展任务期间,火星环绕器实施了火星卫星火卫一的成像探测,获取了中国首幅火卫一图像。火卫一的该 " 肖像照 " 状似土豆,要将其拍摄下来可并不容易。这相当于火星环绕器 " 摄影师 " 一边扛着照相机一边跑步,为高速运动的火卫一 " 咔嚓 " 拍了张照片。
满满当当的工作成绩单背后
凝结了无数中国航天人的期盼与梦想
作为我国行星探测工程的首发任务
" 天问一号 " 实现了我国空间探索
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
是我国航天事业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
△ " 中国印迹 " 图,摄影:" 祝融号 " 火星车
目前,火星已迎来了春分
" 天问一号 " 仍在继续 " 打卡上班 "
持续开展对火星的多维度探测任务
让我们期待 " 天问一号 "
继续在遥远星空刷新中国奇迹!
来源:央视新闻综合中国新闻网等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