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陈曦)日前,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带着全新人文谈话类节目《文学馆之夜》走进大众视野。
节目第一季共分七期,每周推出一期 。戴锦华、贾樟柯、刘震云、梁晓声等一批作家、评论家、艺术家相聚在世界最大的文学博物馆—中国现代文学馆,以话题聊天的形式将文学的经典视野关照于人们日常生活的经验、情感。
2 月 5 日 " 元宵节 " 当天 , 节目第一期 《创造我的故乡》,在腾讯新闻播出,播放量超八百万。
百年易过 , 今天中国人的心中依然荡漾的是两个文学家的故乡,一是鲁迅的故乡,一是沈从文的故乡。在这期节目对谈中 , 李敬泽与导演贾樟柯、小说家双雪涛、中国现代文学馆副研究员李蔚超于其中给出了思辨意味强烈的回应—所谓故乡,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 说 , 是近百年才产生的现代经验 , 没有大规模人口流动,没有数以亿计的人口为了生活而离开,故乡或少有人珍重 , 可现代化涂改了大多数的人生,只有失去时,才有一种难以描画的疼痛蒙绕在心中。4 位嘉宾从文学出发的对谈关联到各自对于故乡人、故乡事的不同体验与思考,引发了观众的共鸣。
" 过年回家在亲戚面前不说家乡话,是正常还是太‘装’?" 节目中 , 李敬泽一段关于母亲回乡必说方言的回忆 , 引得众多观众回望自己切身的相关生命经验,网络上的热烈分享讨论之后,人们更由此开启了对于方言与故乡深一层的思考。
贾樟柯 23 岁离开山西去北京求学,他 一度对老家密切的血亲关系和家族生活心生抗拒 , 到北京之后 , 随着年龄增长,他又突然留恋起那样的生活。32 岁来北京的双雪涛对故乡则是另一种感觉,他曾以为,全世界的父母都在厂子上班,回家之后身上有油渍。
" 所以我觉得文学在这里是一种视角、是一种视野,一种对当代人的情感、 记忆和生活关注的精神力量 。" 同时身为《文学馆之夜》制片人的李蔚超说。
" 在拍预告片的时候,工作人员往我手里放了一本书,是《一千零一夜》。这很有意思,它可以说是人类讲述和倾听故事的起点,我们在做的也正是这样一件事情。" 李敬泽表示,之所以选择在第一期节目中讨论故乡,是因为故乡从根本上塑造了我们,既是我们出发的地方,也是我们想要回去的地方;某种程度上讲 , 我们读过的那些书 、那些曾经为之深深感动的文学作品 , 它们也是我们的故乡,塑造着我们、指引着我们。我们从故乡出发,走向广大的世界 , 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寻找故乡、回到故乡,这也是《文学馆之夜》的制作初衷。
据悉,在此番《文学馆之夜》全部 7 期节目中 , 梁晓声、双雪涛、贾樟柯 、戴锦华、刘震云、徐则臣等嘉宾陆续登场,议题从故乡,到养猫,到父子关系 …… 每一期都将从文学经典出发,以此为视角看待今天的生活。
如第二期的养猫,源于冰心一生爱猫,她养的 " 咪咪 " 融人许多当事人的记忆,而在现代文学馆,恰好有一只 " 馆猫 ",大家戏称它是 " 馆长助理 "," 馆猫 " 经常趴在冰心的纪念碑上,俨然是一只 " 懂文学的猫 "。漫谈将从猫切入,关联至人们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亲密关系。
第三期谈当代人的说话之道,灵感 来自馆藏的老舍手稿《多编好相声》,老舍的小说为口语表达开创了新的天地,这一期的嘉宾中有脱口秀演员李诞,很少人知道,李诞一直写小说,还出过短篇小说集,他看了老舍先生的手稿后特别兴奋;第四夜谈父子关系 , 从文学馆内的朱自清雕像关联到他写父子关系的名篇《背影》; 第五夜谈脑机接口,是因原来鲁迅和梁启超在上个世纪就曾把科幻小说引入中国;第六夜谈跑步文化,从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著名作品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切入,聊到 中国作家里谁最热爱跑步;第七夜聊人类面对衰老与死亡的永恒命题,是因科幻文学中,关于 " 长生不老 " 的想象随处可见 ……
李敬泽表示,《文学馆之夜》不是课堂,不是网络教室,而是 " 像一个老朋友和你聊聊天,聊与文学相关的事 ",他用鲁迅先生的名言 " 无穷的远方 、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 给《文学馆之夜》定位 。"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星空下的大干世界,人类的生活,其实这一切,都与文学有关 。" 李敬泽说。
腾讯新闻副总编辑杨瑞春表示,这档节目呈现了一个理想的文化客厅:有趣的灵魂彼此相遇、互相激发,文学话题并不枯燥,也不矫情,它连接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关照当代人的精神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学馆之夜》会客厅中陈列的书籍、照片、文具等,都是 从现代文学馆 90 多万件藏品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平时难得一见,其中包括萧军收藏的鲁迅像、朱自清 " 抗战 " 后回清华大学时使用的皮箱、曹禺用过的镇纸等。现代文学馆是中国第一座文学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学博物馆,收藏了鲁迅、巴金等许多文学大师的珍贵的手稿、书信,这些弥足珍贵的珍藏,穿越岁月的洗礼 , 历经时代风雨。此番《文 学馆之夜》也呈现了现代文学馆的底蕴和深度。
据悉,后期制作上,《文学馆之夜》 对片中涉及的作家、书籍进行了视觉化的展示。除了用每集几十分钟的长片来传播思想,还采取了提炼金句的短视频形式多点触发,让文学可视可听。
(主办方供图 编辑 谢静姝)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