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对于创业者而言,今年无疑将面临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近日,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新年伊始,不少创业者都在积极谋划自身发展,坚守创业初心,利用良好的开端,在今年大展一番拳脚。
除了后备厢集市,他还想尝试新赛道
得益于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市民期盼的 " 烟火气 " 再度回归,李健创办的南京后备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也在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市集活动。他告诉记者,今年公司第一场活动就是在新街口附近的一处广场举行," 参加的摊主有 15 家,反响不错,公司现在也在和一些要举办大型活动的地方、单位进行接洽,后续活动安排都在进行中。"
△后备厢市集
首次创业的李健是一名 8 年工作经验的民航乘务员,因为疫情,他的飞行时间与以往相比缩减了一半,收入也随之减少。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了五马渡,被后备厢市集自由年轻的氛围吸引,随后他打开了创业的大门。" 公司成立后,第一次出车人气很旺,我很激动。" 李健介绍,一路走来其实不易,短短时间内,公司带着大家进入商圈、公园、写字楼,还开进了 " 中华第一商圈 " 新街口,最多的时候,一场活动能集结 75 辆车参加。
在李健看来,相较于此前的火热,市集已经从潮流变为常态。" 现在的市集主要开在周末,出车辆大概在 20 至 40 辆,这样上班族也可以参与其中。" 他觉得,热度慢慢散去,市场稳定,大家可以轻松出摊。" 我们还想着,今年大环境好,能多在南京市内做点有影响力的大型市集活动。" 对于未来,李健也有计划," 我们也会再看看别的赛道,最近比较关注跨境电商,以后可能也会尝试这个方向。"
创业之路,除了 " 不易 " 还有 " 努力 "
" 最近明显可以感觉到考研的咨询量开始上升,相信再过一段时间,报名人数也会有一定起色。" 思泽教育创始人吴舒告诉记者,尽管到目前来讲,他们这 3 年只能说勉强维持成本,但经过这几年的磨砺,团队、整个运营体系都已经很成熟了。
△思泽教育线下授课现场 受访者供图
"2019 年底,我们机构成立了。可以说,我们是伴随着疫情,一路发展到今天的。" 吴舒说,在过去的 3 年里,他们一直不断地面对新的问题,从相关活动受限到线下授课受限,再到市场消费低迷,对她来讲,创业的每一步都走得很难,但面对新年新开端,吴舒和她的团队都很有信心。
△思泽教育老师在做课前沟通准备
" 我们主要做的是管理类联考的考研培训,所以相对消费群体更在意消费体验、服务内容。" 吴舒说,受疫情影响,2022 年他们近乎 " 停摆 " 了 4 个月,在这期间,教学模式从线下转为线上,平时一些分享会、企业参访等活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同时,相比于线上连锁考研机构成熟的体系,他们还需要一点一点,从零开始摸索。" 这 3 年大家把腾讯会议用得非常熟练,所以线上课程随着这一波趋势也起来了。" 吴舒笑着说,大家消费习惯的改变,导致他们不得不进行转型,对线下课程进行压缩,她认为未来的趋势一定是线下课程更高端,线上课程传播更广泛。
对于未来发展,吴舒透露," 经过这 3 年,不少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发生了变化,我们计划在做线下的同时,开拓线上授课,逐渐形成品牌效应。" 同时,利用好区位优势,以南京为中心,辐射镇江、扬州等周边城市,不断扩大他们的影响力。
餐饮转行做猎头,不变的是创业初心
今年,南京小伙沈黎成也打算回南京继续创业。沈黎成告诉记者,受家人影响,2018 年,他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第一次创业,沈黎成选择的是葡萄酒进口销售,从单纯销售葡萄酒逐渐延伸出了品酒教学,自己还考取了国家调酒师资格证。" 生意慢慢好起来了,我还和朋友一起开了家餐吧,就在鼓楼附近,平时来吃饭的年轻人和大学生都不少。"
受疫情影响,沈黎成的餐吧生意开始冷淡,收入低、投入多,房租、水电、员工工资每一项都是不小的支出。与此同时,沈黎成的葡萄酒进口生意也遭遇了难题,国际运输成本的持续性上涨,让他渐渐有点支持不下去了。于是 2022 年下半年,沈黎成决定另谋出路。
" 自己心里还是想创业的,但还是觉得先求稳,于是我将餐吧交给朋友经营,自己来到上海,跟着亲戚学习人力资源管理和咨询相关的工作。" 在上海学习了半年后,凭借灵活的头脑和出色的言谈,沈黎成已经能独自接单了,但他还是想继续自己的创业之路,打算回南京组建自己的猎头团队。" 现在疫情政策也逐渐放开了,南京、上海两边跑也比较方便,目前已经和南京几名有意向合作的猎头做了初步的沟通,希望能够顺利把公司创办起来,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
现代快报 + 记者 于露 刘赟 尹翼星 杨晓冬 文 / 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