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笔钱不仅解决了我们家生活的困难,更给了我战胜病魔、健康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家住肥城市新城街道的杨华(化名)领到工会发放的大病医疗补助后感慨地说。患重大疾病是造成职工家庭困难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市总工会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的意识,为切实解决职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出台了《关于建立职工大病医疗补助制度的指导意见》,确定了 " 不让职工缴纳一分钱就能享受大病医疗补助政策 " 的原则,制定补助经费筹集机制,不断做大大病医疗补助 " 资金池 ",切实减轻了患病职工的家庭经济负担,打造了职工大病补助暖心品牌,全面筑牢职工健康 " 安心墙 "。
累计为 1175 名患大病职工
发放医疗补助金 1455 万余元
杨华是肥城市某职工学校的一名职工,家中共三口人,孩子正在读大学。2019 年底,杨华反复出现头晕、高烧和血压高等症状,几经诊疗最终发现患上了尿毒症。这一消息对于全家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医生说这属于‘不死的癌症’,需要长期透析和药物治疗,才能维持下去。" 杨华说,除了身体上的病痛折磨外,长此以往的医疗费用更是她最头疼的事,女儿还在读大学,实在不想因为这个耽误了她的前程。
据杨华介绍,家里的收入只靠夫妻二人,她每月收入约为 2000 元,丈夫 2019 年 4 月下岗失业打零工,两个人收入加起来 3000 元左右,家庭必要支出较大,生活较为困难。" 前期去济南、北京看病,家里的积蓄已经花光,如今每周的透析、药物费用至少需要 1500 元,如果没有这次医疗补助,真不知道今后的生活怎么办。" 杨华说,考虑到家里孩子还在上学,工会还单独帮她家申请了助学救助,2021 年、2022 年分别领到了近四五万的补助金。
记者从市总工会了解到,像杨华这样得到工会援助的职工不在少数。自从 2015 年设立职工大病医疗补助金以来,截至目前,市总工会已为 1175 名患大病职工发放医疗补助金 1455 万余元,补助范围覆盖全市在职职工、农民工 54 万多人。
不用职工掏一分钱
市县两级工会按照 1:1 比例出资
" 建立大病医疗补助制度,不向职工收取任何费用。" 记者自《泰安市总工会关于建立职工大病医疗补助制度的指导意见(修订)》中了解到,补助人员范围为本市辖区内已建立工会组织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经济社会组织中的在职职工,即在保障期限内与本单位存在人事或劳动关系 ( 包括事实劳动关系 ) 的职工或农民工,不包括离退休职工、退职人员。同时要求凡不缴纳或欠缴工会经费的和应开展但未开展集体协商的单位,其职工不享受市总工会大病医疗补助待遇。
" 职工不掏钱,钱从何处来?" 市总工会权益保障部部长李广涛介绍说,健全筹集资金机制,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是关键所在。近年来,市总工会充分调动县市区总工会、各功能区工会单位的积极性,多方面筹集大病医疗补助专项资金。市总工会每年拿出 300 万元资金,对各地各单位按照 1:1 配套补助。原则上,每个县市区总工会和新汶、肥城矿业集团公司工会计划每年拿出 20 万元,功能区拿出 10 万元,市产业(公司、局)拿出 5 万元资金用于筹集大病医疗补助专项资金。按照规定,该项资金既可以从工会留成经费中提取,也可用争取到的其他资金支付,但不得向职工个人收取。
市总工会同时为各地各单位建立专户进行管理,将资金使用权、补助额分配权归属于相应的各有关单位。大病医疗补助资金进行独立核算,专款专用,并接受社会监督;当期补助金有结余的,结转下年度滚动使用,视年度使用情况可在新年度调整配套额度。
报销手续简单快捷
补助金直接转入泰山情职工服务卡
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规范高效的办理程序,切实为患病职工解了燃眉之急。据杨华介绍,她病情确诊后,在学校工会的帮助下,她顺利提交了《泰安市职工大病医疗补助金申请表》以及医疗情况等材料," 没过多久审核便通过了,时间很快,程序也不烦琐。" 杨华说。
李广涛补充道,大病医疗保障期限为一年,同一患病职工在一个补助期内,可享受一次医疗补助金;泰安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保障范围内的重大疾病以及其他医疗费支付额较大的疾病均可纳入补助范围,在档困难职工视自费数额一次性给予大病医疗补助金;其他补助范围内的职工个人自负部分累计超过 1 万元的,视自费数额并结合家庭年收入情况,一次性给予大病医疗补助金;经过申请、审核、上报、支付等程序后,大病医疗补助金直接转入职工泰山情职工服务卡内,所有材料按照统一标准建立档案并妥善保存。该负责人补充道,在简要手续完备的情况下,患病职工随时申请随时办理,如果病情当年度没有治愈,下一年的医疗补助期内产生的医疗费用还可以再次报销。
记者 : 秦浩
编辑 : 乔雨晴
审核 : 王婷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