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绿皮火车 " 村晚 " 受访者供图
今年春节,家住上海的徐江想来点不一样的年味体验。经过一番研究,他最后选择了去贵州黔东南州雷山西江千户苗寨。" 面对我非常陌生的西南地区,去这个少数民族集聚区看‘村晚’、赏民俗、品美食、过大年,像是赴远方朋友的邀约,这样的旅行格外吸引我。" 徐江满怀期待,农历腊月二十六就启程了。
到了现场,已经做好心理准备的徐江还是大为震撼。他发现,这里的 " 村晚 " 不光能看,还能参与。于是,徐江又多了一项固定行程:跟当地村民一起排练 " 村晚 " 节目。
" 村晚 " 不仅是当地居民的得意之作,也是八方群众的热衷之事,这正是贵州的 " 村晚 " 攻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亲自上场,做主角挑大梁,在丰富多彩的 " 村晚 " 活动中实实在在当一回苗乡人,体验苗族文化特色,留下美好记忆,点亮美好风景。
没拿游客当外人
徐江参与表演的芦笙舞是苗族群众举行祭祖和节日、喜庆活动时跳的传统民间舞蹈。在今年黔东南州雷山西江千户苗寨 " 村晚 " 上,芦笙舞有多达 400 人参与,其中一半是像徐江这样前去体验的游客。
白天游玩,走走逛逛兴头浓,入夜时分,参与 " 村晚 " 劲头足。每天晚餐后,徐江就加入到节目排练中,跟着熟悉动作、磨合步伐和节奏,之后还要开会讨论,对表演中的问题进行复盘。" 整个过程相当专业,沉浸感十足。" 徐江笑称,雷山真没把游客当外人。
每天的精彩演出和特色体验,以及不同游客不断参与进来,构成了贵州 " 村晚 " 的 " 百搭 " 底色。贵州多个景区常有的 " 十二道拦门酒 "" 高山流水 "" 情定西江 · 讨花带 " 等民俗活动在 " 村晚 " 中都有别样的呈现,将苗乡美景衬得更加迷人。许多游客感叹:这样的活动大大增加了文旅体验的质感,值得再来参加。
" 我们对许多节目进行了大幅改动,适当降低难度,整体节拍减一点,大家的步伐就容易整齐,互动体验性也就强了。" 贵州乡村文化振兴专业委员会主任王生荣介绍,今年贵州 " 村晚 " 活动围绕 " 启航新征程 · 幸福中国年 " 主题,以黔东南州多彩的民族文化、非遗传承、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旅游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为主要内容进行编创。同时,创新采取 " 雷山主会场 + 现场演播室 + 绿皮火车移动会场 + 镇远分会场 " 的直播方式,向全国观众展示黔东南州独特的文化魅力、旅游资源、特色产业。
醇香的米酒端上来,悠扬的芦笙吹起来。从空中俯瞰,村民与游客共舞的场面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同心圆,缓缓转动中,把人们的心聚在一起、祝福融在一起、欢乐交织在一起。
引乡村旅游频频出圈
" ‘村晚’点燃了人间最美烟火。"1 月 13 日晚,望着 22 点多仍流连于雷山西江千户苗寨 " 村晚 " 的人们,王生荣感慨地说。
" 村晚 " 活动正式开始后,热度迭起。1 月 14 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联合主办,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承办的 2023 年全国 " 村晚 " 示范展示活动在雷山西江千户苗寨举办。据统计,活动当日在线观看量达 1224.9658 万。
" 村晚 " 主客共享,不断为人们制造惊喜,活动集中开展前后,雷山西江千户苗寨的酒店、民宿、餐饮场所人流量激增。1 月 24 日,雷山西江千户苗寨发布限流通知,成为贵州首批限流景区之一。根据最近发布的数据,2023 年春节期间,西江千户苗寨景区接待游客 14.2 万人次,同比增长 482.0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14030.31 万元,同比增长 532.53%。
近日,2023 年全国 " 村晚 " 示范展示活动施秉会场又火了。作为活动举办地,施秉县杉木河夜漂景区从正月初九到正月十四连续举办 " 百龙聚会闹新春 " 的 " 村晚 " 活动,主打 " 龙文化 ",将龙元素渗入文旅消费各个环节,以社区街道的相关主题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丰富人们的旅游体验。
" 村晚 " 的文化属性十分鲜明,旅游带动力也十分强劲。它点亮了贵州久违了的旅游热潮,也带来了新的旅游增长点。据不完全统计,作为 " 村晚 " 活动场所的景区,游客停留时间明显增长,从以往的平均 1.5 天扩展到 4 天,乡村旅游满意度明显提升。
打造社交型、产品级 " 村晚 "
" 以往,我们这边春夏旅游很热,一到秋冬就出现下滑。大家一直在思考如何解决秋冬旅游产品的问题。这两年‘村晚’为我们打开了思路,就是要让游客随时都能融入进来,有新鲜感。" 王生荣切身感受到," 村晚 " 的火热开展,让贵州旅游传统意义上的 " 淡季 " 逆袭了。" 村晚 " 也因此与文旅发展有了更深的联系。
通过看 " 村晚 "、参与办 " 村晚 ",到贵州旅行的游客得以在民俗的原生地体味乡土文化的厚重底蕴,融入当地生活,成为 " 新村民 "。通过深入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贵州引导游客从 " 感观体验 " 转向 " 情感体验 ",真正释放 " 村晚 " 综合效应,打造出 " 社交型 "" 产品级 " 村晚。
今年,贵州在常态化开展 " 村晚 " 示范展示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发展规划,以特色民族节庆呈现为主要内容,围绕传统特色村落展示、民族文化传承、旅游产业发展三大要素,开展 " 村晚 · 千村百节 " 系列活动,将 " 村晚 " 与 1000 余个少数民族节庆相结合,以 " 村晚 +" 为新的文旅支撑点,实时记录乡村的新变化和百姓美好生活的新故事,将 " 村晚 " 发展为苗乡侗寨的珍品市集、乡村文化的展示窗口、旅游资源的推介平台,让乡村 " 村晚 "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人心。
来源 中国文化报
编辑 段筠 / 统筹 杨秀福 / 签发 吴如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