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23-02-15
“起舞弄清影”——酒诗中的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酒中提到的人物都是那些名人和豪客,他们的神态自然会别有一番风味,逐渐成为一种人格的美。那饮酒赋诗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那么可爱。饮酒者的醉态是形体的解放,是形体神态的放开,是心与形随性而为,由心灵放飞,那么他的形体自然而然也是舞蹈,生命的舞蹈。" 起舞弄清影 "," 玉山自倒非人推 ",本身便是行为艺术。不是放飞的欲望,不是欲望的泛滥,而是健康的声音,是情感的飞翔,审美的律动。

三国时候的《酒赋》中说," 献酬交错,宴笑无方。于是饮者并醉,纵横喧哗 …… 于斯时也,质者成文,刚者成仁,卑者忌贱,穷者忘贫。" 而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 "…… 造饮辄尽 , 期在必醉。既醉而退 , 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 , 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 箪瓢屡空 , 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 , 颇示己志。忘怀得失 , 以此自终。"《世说新语二容止》中说 " 嵇叔夜之为人也 , 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这里的醉表现的正是这种自由超越、独任天真的反抗虚伪和礼法的人格精神。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说 " 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是寄酒为迹也。" 欧阳修也说,"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欧阳修《醉翁亭记》 )

" 扬袂挥四座 , 酩酊安所知 ? 齐歌送清扬 , 起舞乱参差。宾随落叶散 , 帽逐秋风吹。别后登此台 , 愿言长相思。" ( 李白《九日登山》 ) 唱歌起舞,帽子都己经掉了,真是醉的可以。乱、逐、散、吹等词语活化出了诗人醉的心态。这是奇异于俗人的而瑰丽的。醉中诗人的行为是艺术的行为。

醉态是生命情态的展现。《襄阳歌》中 " 千金骏马换小妾,醉坐雕鞍歌《落梅》,车旁侧挂一壶酒,凤笙龙管行相催 " 这是一种醉的美态。李白的神态神情是那么的洒脱,表现出一种人格的美丽。" 举杯邀明月 "," 对影成三人 "," 举杯向天笑 " ( 《月下独酌》 ) 都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气质。" 山公醉酒时 , 酩酊高阳下。头上白接篱 , 倒著还骑马。" 真是醉的可爱。最著名的也许是杜甫的《饮中八仙歌》," 李白斗酒诗百篇 , 长安市上酒家眠 , 天子呼来不上船 , 自称臣是酒中仙 "。他的神态和举止都是那么的具有着仙气。他那醉酒的故事也被人津津乐道。在皇帝面前让那盛气凌人的高力士为他脱靴。尽管是常常连醉不醒,仍然能够写出三首 " 清平调 " 和十首 " 空中行乐词 "," 醉中爱月江底悬 , 以手弄月身翻然。不应暴落饥蛟涎 , 便当骑鱼上九天 ……",他注定是月的精魂。"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 ……" ( 《月下独酌》其一 ) 这是在月光下面独饮的酒歌。与影共舞,与月共饮,他的行为本身就是一首美丽的诗。

来源:酱香仁怀

编辑 曾黎 /编审 邓文盈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李白 杜甫 舞蹈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