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3-02-15
红古区:创建品牌拓宽文明实践新路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 月 13 日,记者了解到红古区把党建引领、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群众夜校与文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在争创品牌中有效调动了社会各界群众的积极参与,从而使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入人心,极大地拓宽了文明实践活动的新路子。

党建引领办实事

结合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实践活动,红古区开设 " 书记讲堂 ",全区 7 个镇(街)党(工)委书记、56 个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纷纷走上讲堂,在每季度中,至少为当地群众传一次党的声音、办一批实事;全区 8000 余名党员带头深入群众家中,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志愿服务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通过以党建带创建、以创建促党建的方式,把党建工作与文明创建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从而有效地发挥了 " 党建引领 " 的核心作用,把党建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在为群众办实事的过程中,也更好地推进了基层党建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深度融合。

志愿服务送实惠

" 围绕‘文明红古、爱心红古’,我们推行了‘社工 + 志愿者’、‘项目 + 队伍’双联动模式,目前已形成了全区志愿服务的大体系。" 红古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副主任卢继贤介绍说,据悉,红古区先后培育打造了 " 授渔行动 "" 暖冬行动 "" 彩虹 1+N"" 萌智学堂 · 四点半 "" 三社联动 "" 互益行 " 等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像 " 授渔行动 ",就是帮助有志靠养殖脱贫的困难残疾群众培训传授养殖技术,协调联系集中收购销售。仅这项工作,可使每户稳定增收,让帮扶户从 " 养殖零风险、销售净收入 " 的发展模式中成为最大程度受益。同时,结合农村 " 四会一约 ",还推行 " 互益行 " 志愿者积分制度,向居民开展文明积分兑换制。目前,红古区居民个人积分最高达到 8900 分,群众参与度也很高涨。

菜单式帮扶解民忧

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传播平台,为群众开展 " 菜单式 " 帮扶志愿服务活动,这是该区志愿服务活动的一大特色。根据农村基层传播的对象化、差异化、分众化的特点,红古区分门别类开展 " 菜单式 " 帮扶志愿服务 900 余场次,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生产生活实际,开展惠民政策、法律法规、文化科技等宣传培训 450 余场次。帮扶志愿服务突出党中央大政方针、为民利民惠民政策的宣传阐释,让科学理论走进田间地头、浸润人民心田,成为在乡村振兴中带领群众致富兴业、参与农村改革、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投入生态环保等的具体实践。在开展活动过程中,除了注重发挥本地人才资源的作用之外,还通过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把各方面力量统筹起来,吸引支持党政干部、企业家、医生、教师、律师、技能人才等下乡担任志愿者,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

群众夜校传新风

" 在村上办的夜校上,我学到了一些种植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平安镇若莲村村民说。若莲村特色种植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村上经常会组织邀请种植大户在夜校为村民讲解特色种植方面的经验和技能,很受群众的欢迎。目前,红古区已建成 " 群众夜校 "34 家,讲师团队 12 个,讲师 178 人,结合群众实际需求,融入家庭教育、艺术培训、文明宣讲等主题,设置课程 8 类,分阶段开展亲子课堂、婆媳讲堂、文明大讲堂、心灵守护学堂、百姓宣讲会、身边好人分享会、文化艺术培训、读书沙龙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此外," 群众夜校 " 还紧扣当前教育的热点问题,围绕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立了 " 心灵守护 " 志愿服务队,为全区居民群众提供专业、公益性的心灵关怀服务。据了解,目前全区已有 42 名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领头人、教师加入了该志愿服务队。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颜娜 通讯员 穆文静

一审丨编辑 安娜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值班总编 张鹏

相关标签

志愿服务 乡村振兴 志愿者 培训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