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 哈尔滨 2023-02-17
【地铁资讯】亚洲最长地铁环线建设正酣 4项创新工法确保施工质量高水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春回大地,正是奋斗好时节。

连日来,世界第二长、亚洲第一长的地铁环线——武汉轨道交通 12 号线,5100 余名建设者们 " 遍洒 "37 座站点、72 个单线盾构区间、2 个明挖区间和 7 个风井,他们与 300 多台大型设备为伴,争分夺秒冲刺一季度 " 开门红 "。

在建规模最大车站——中一路站

创新工艺技法捍卫施工质量

2 月 13 日,地铁 12 号线中一路站正在开展二期围护结构地连墙施工,项目部采取 " 双班、双作业面 " 施工,现场配齐成槽设备 2 台、履带吊等吊装设备 3 台,钢筋加工平台 2 套,共有 153 名施工人员参建,确保人歇机不歇。

中一路站是武汉地铁 12 号线规模最大的车站,分别与 21 号线、8 号线三线换乘,车站长度超过 500 米,宽近 50 米,深约 28 米。

"1 月 27 日施工人员全部到岗复工。" 项目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开展施工进度专项提升工作,分析工效制约因素、压缩单工序时间、优化工序搭接,项目部将工序循环施工时间从 80 小时降至 62 小时,合计完成地连墙 8 幅,开工以来累计完成 133 幅,占总量的 70%,为按期完成节点工期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武汉地铁质量安全监察工程师覃亚洲介绍,项目部创新两项工法,以精细化施工提升施工质量,两项验收指标合格率为 100%。

中一路站大钢筋笼厚度 1.35 米,长度为 47.5 米到 58 米,最大重量 158 吨,吊装难度非常大。为确保吊装精准入槽,项目部通过 ABAQUS 有限元软件,建立中一路站地连墙钢筋笼空间模型,模拟吊装状态,分析吊装全过程中最不利受力工况,提出主、副吊吊装分配经验系数,为安全技术方案的落地奠定理论基础,吊装过程验收 100% 合格。

针对地连墙 H 型钢接头质量影响基坑开挖安全这一 " 老大难 " 问题,项目部采用跨孔超声检测仪,对不同情况下接头进行了试验分析,总结出了接头质量的判定指标,解决了常规项目接头无法检测的问题。项目使用自主研发的监测方法对一期 110 幅地连墙接头进行全部检测,合格率 100%。

在建最深车站——石桥站

创新管理模式确保施工安全

地铁 12 号线石桥站位于后湖大道和绿柳路交叉口,沿后湖大道布置。为地下三层岛式车站,车站长 186 米,宽度 22.70 米。设换乘通道可与 6 号线换乘。该车站基坑开挖面积约 4334 平方米,采用明挖法施工,为武汉 12 号线在建最深车站,施工难度大。

武汉连日阴雨,项目部为施工人员发放了雨衣、现场搭设了雨棚,全力保障现场施工不受天气影响,为高效施工创造条件。

2 月 14 日,在施工现场,基坑土方开挖、车站砼支撑施工、第二段负三层结构侧墙施工、洞门钢环安装等五个作业面,90 余名施工人员各司其职。武汉地铁建设事业总部二级项目经理朱艺介绍,相比春节前,作业面数量和作业人数均翻了一倍。

为了确保安全质量可控,项目部多措并举:一是使用电箱密码锁。采用在配电箱防护棚上安装密码锁的方式代替传统锁具,现场电工和安全巡检人员掌握密码,杜绝无关人员私自接电、用电等违规行为,保障现场安全用电。同时,开设 " 安全积分超市 ",调动施工人员积极性,变 " 要我安全 " 为 " 我要安全 ",从根源上抓好地铁施工安全。

二是在围护结构、基坑开挖、主体施工阶段引入 " 二维码质量追溯管理系统 "。该系统为每个构件制作专属二维码,通过手机扫码即可查看构件名称、材料型号、值班人员、证件编号、验收记录,以及该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技术交底记录等信息。便于从方案编写、技术交底、材料检验、工序验收等方面掌握该构件的质量管理过程,确保施工流程安全可控。

来源 武汉地铁

编辑 周棨

值班主编 董艳春

相关标签

地铁 武汉 轨道交通 自主研发 工程师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