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23-02-17
离婚的人真的变多了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离婚的人变多了吗?

此前热搜话题 " 民政局开工离婚队伍排到门外 " 引起网友广泛讨论,不少人留言:结婚人多,离婚的人更多。对于这些说法,有不少地方民政局都已辟谣,表示春节后办理离婚的人没有明显的增多或减少。

1 月底网上流传的 " 安徽阜阳一男子拍到民政局仅有两对新人结婚,离婚队伍排到民政局门外 " 相关信息,经核实后也系谣言,公安机关也对发布人进行了调查和处理。

前几日,浙江杭州、江苏常州、安徽蚌埠等地都发布了 2022 年结婚、离婚数据,也引发了一波关注与讨论。在结婚人数逐渐下降、离婚人数增多的背景下,每次与婚育相关的话题都能引起普遍关注。

有媒体报道,当下有三成离婚与一方沉迷手机有关,手机支付或将导致夫妇经济分离。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造成离婚的原因有很多,那么其中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我国目前的离婚率有哪些新变化,我们一起用数据来看看。

我国离婚人数近两年出现下降

据民政部最新数据,2022 年前三季度我国有 544.5 万对人登记结婚,这个数据同比 2021 年下降了 7.49%;同时有 164.3 万对夫妻登记离婚,同比增加 3.72%。

2021 年我国有 764.3 万对人登记结婚,数据首次低于 800 万对,2022 年全年数据尚未发布,不过按照往年数据情况,今年登记结婚超过 800 万对的可能性不高。

结婚人数下降,离婚率上升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了,通过梳理 2000 年以来的离婚率数据发现,从 2003 年开始,我国离婚率就一直在攀升。

2003 年全国离婚登记达到 133 万对,离婚率为 1.05 ‰,此后离婚率不断上升,到 2010 年达到 2 ‰;到 2019 年,离婚登记达到 470.1 万对,全国粗离婚率升至 3.4 ‰,成为近 20 年来离婚峰值。

不过,通过数据也可以看出,从 2019 年之后,我国离婚登记人数和离婚率都开始出现下降。2020 年,离婚登记 433.9 万对,比 2019 年下降了 36.2 万对,离婚率从 3.4 ‰降至 3.1 ‰,2021 年继续下降至 2 ‰。

有专家表示,2019 年后离婚数据回落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我国离婚率在连续上升 16 年之后回落说明已经达到了峰值,开始向平稳状态过渡。另一方面,离婚冷静期的设置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离婚率下降提供了 " 土壤 "。

2021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设置了有关离婚冷静期制度的规定,民政部也对婚姻登记程序进行调整,在离婚程序中增加冷静期。

2021 年由民政部门办理的离婚登记人数 214.1 万对,对比 2020 年 373.6 万对下降了 74.5%。

而对比之下,登记结婚人数从 2002 年开始上升,一直保持到 2013 年,从此开始下降,即便是近两年离婚率有所下降,但登记结婚人数和结婚率也没有上升。

与离婚率不同

经济越发达地区结婚率越低

从各省份的离婚数据看,2021 年河南省登记离婚 15.2 万对高居全国首位,其次是四川省和广东省也分别达到了 14 万对以上,以 14.7 万对和 14.5 万对排在第二、第三。

但要衡量一个地区的婚姻稳定状况,仅看离婚人数是不科学的,因为虽然河南离婚人数最多,但河南的登记结婚人数也是全国最多的,以 59.1 万对的数量和广东省并列首位。

同时河南省也是人口大省,按照常住人口看,2021 年河南省人口数仅次于两个过亿的省份,广东和山东。

所以对比离婚人数,离婚率似乎更加科学一些。如果用地区离婚次数与常住人口的比值来测算离婚率的话,2021 年全国各省份里,天津的离婚率最高。

按照民政部数据,2021 年全国粗离婚率约为 2 ‰,按照测算,全国共有天津、重庆、吉林、黑龙江和北京五地超过了这个水平,其中天津最高 2.55 ‰排在首位,成为全国离婚率最高的地区,其次是重庆 2.24 ‰和吉林 2.15 ‰。

除了天津,东北地区的离婚率也居于高位,除了全国各地的相似共性原因外,东北地域离婚率高也和独生子女比例高婚姻包容度降低,人口净迁出流动性大有关。

在全国范围内,西藏自治区的结婚率是最高的,达到 9.29 ‰,其次是青海和贵州,7.47 ‰和 7.63 ‰。上海市结婚率仅 3.62 ‰排在所有省份的倒数第一位。从这一点看,结婚率的分布似乎与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经济发展越好地区,结婚率则较低。

经济发展和房价

与离婚率呈现强相关性

在 1 月底的时候,一则 " 三成离婚与一方沉迷手机有关 " 的话题引发热议,因为有媒体调查显示,夫妻因为一方沉迷手机而导致离婚的已经占到了总离婚比例的 30%。

手机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而对于沉迷于玩手机导致的离婚问题,网友也众说纷纭,大部分人都承认沉迷于玩手机不关心伴侣对婚姻和家庭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刷手机是否构成离婚的根本原因,还有待商榷。

之前有不少专家、学者都探讨过导致离婚率高的具体原因,总结出的大众规律无疑就是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变迁、传统观念改变、受教育程度提高等。那么这些具体因子对离婚率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

一项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科学学院的论文研究显示,经济发展和房价等因素对离婚率存在显著影响。

该研究将我国 31 个省份 2011-2019 年的离婚率与经济发展、互联网普及程度、城镇化率、社会负担程度及女性受教育程度等的因素进行回归统计分析,发现人均 GDP 每增加 1%,离婚率会上升 0.39%;其次是房价每上升 1%,离婚率则会升高 0.22%。而总抚养比则和离婚率呈现负相关,总抚养比每增加 1%,离婚率则会下降 0.68%。

同样,一项来自西华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的论文研究表明,人均 GDP 和房价是影响离婚率最显著的两个因素,不过稍有不同的是,西华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的结论是,人均 GDP 每上升 1%,离婚率会上升约 0.22%,住房价格每上涨 1%,离婚率会上升约 0.18%。

经济发展会带来包括社会观念改变、女性经济和思想独立等众多影响,这些影响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离婚率。过高的房价也容易引起巨大的家庭压力,进而引发婚姻冲突。

值得关注的一个因素是总抚养比。总抚养比指的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人口数的比值,换言之,65 岁以上及 14 岁以下人口越多,离婚率越低。而推其原因,可能是较重的家庭负担使双方不敢轻易离婚。

离婚率的上升会对社会发展和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但经济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人们的精神文化层面建设。在前文的研究数据中,就有宽带接口对离婚率造成的影响。反映到社会现实中,网络世界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但一些不健康的言论也会对青年男女的婚育观形成不良影响。

另一方面,结婚人群中年轻人的比例也在不断减少。据民政部发布的结婚人群数据,我国近几年结婚人群中,30 岁以下比例不断减少,由 2018 年的 57.8% 降到 2021 年 51.8%。

此前已有常州、扬州、无锡等多地也发布了 2022 年结婚离婚数据,常州市的结婚登记平均年龄为 31.05 岁,扬州 30.27 岁,无锡 30.6 岁,连云港 30.43 岁。

目前我国出台过各项法律保障男女平等原则,为婚姻保驾护航,也充分保障育龄妇女在生活和职场中的权利。

近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表(涉及妇女权益保障法部分)》中明确表示,用人单位因结婚、生育、哺乳等降低女性公司和福利的单位,将直接面临违法行为,且明确规定了裁量基准和处罚年限。

有此先例,相信后续也会有其他地方跟进出台相关法律,来保障女性职场公平原则,以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婚育率,减少离婚率。

来源 新京报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离婚率 回落 民政部 安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